()2018年9月7日,“书风·当代中青年书家邀请展(第三届)”在武汉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武汉美术馆自主策划,展出10位书家的60件作品,字体涉及真书、草书、隶书、篆书,围绕主题“日常书写”,通过日常化的书写,倡导书法创作回到日常和案头,回到汉字书写的诗性源头,呈现出当今书法家的日常状态,探讨日常文化与书斋文化的不同、以及当今书家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书风·当代中青年书家邀请展(第三届)”嘉宾合影
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武汉美术馆展览策划部主任张文博致辞
参展艺术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术部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肖文飞致辞
自2016年以来,“书风·当代中青年书家邀请展”已连续举办了三届。2016年的首届“书风展”以“身份、主体和多元化”为主题,展示了当代中青年书家创作中对自我风格的追求,以及多元化身份在介入书法创作时所展现的深度和广度,在第二届“书风展”以“开放的传统”中则以为主题,展出的书家中,既有对传统帖学的深入继承与发扬者,又有以民间书风为其精神皈依者,通过展览旨在探讨传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样式和结构,而应该是对传统书法精神性的继承和对个体审美的张扬。本届“书风展”在延续前两届“书风展”学术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日常书写”的展览主题。
“书风·当代中青年书家邀请展(第三届)”展览现场
在展厅中我们可以看到,展出的作品多是书家的日常书作,尺幅上整体偏小,书写内容更多是书家感兴趣的诗词和日常性的记录。“此次参展的十位中青年书家都是活跃在当代书法界的风云人物,他们书风各异,各自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审美立场,但同时又对传统书法有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书风展’一贯坚持的学术立场,即在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书风·当代中青年书家邀请展(第三届)”展览现场
同时,武汉美术馆亦强调了此次参展书法家在书写上的日常化:“参展书家中既有在书法高等教育领域成果丰硕的博士、教授,也有理论与创作并举的书坛中坚,还有地方青年书协的带头人以及国展获奖书家、青年书法探索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书法在他们的工作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且各自保持着积极的思考能力和热情的书写状态,这些都为展览的成功举办和学术品位的树立提供了有力支撑”。
白砥 行书归小品 35×34cm 2018年
释文:归
孟庆星 行书元丰斗方 69×69cm 2014年
释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张红春 行草才有四尺 69×138cm 2017年
释文:
才有梅花便不同,一年清致雪霜中。
疏疏篱落娟娟月,寂寂轩窗淡淡风。
生长元从琼玉圃,安排合在水晶宫。
何须更探春消息,自有幽香梦里通。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艺术门类中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传承与中国画的发展同根共祖。如何看待书法在当下的发展,同样是从事中国画创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同理,中国画在当下遇到的问题,也是从事书法创作者需要去关注的”。
肖文飞 行草游仙横幅 27×233cm 2018年
肖文飞 行草游仙横幅(局部) 27×233cm 2018年
鲁九喜 篆书江宇海人联 138×23cm× 2 2017年
释文:江宇垂仁吏楷以建,海人就约治带乃神
黄文斌 篆书安得更思联 96×22cm×2 2018年
释文:安得闲门常对月,更思筑室为藏书
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表示,正是基于此,武汉美术馆在搭建“水墨高地”的同时,以展览的方式,持续关注当下最具创作活力的中青年书法群体,呈现当代书法创作最新的成就,从更加宽泛的意义上探讨书画艺术在今天面临的困境和机遇,这也是“书风展”自推出以来,受到书画界同道的关注的原因。
据悉,本次展览自2018年9月5日展至10月25日。
于剑波 小楷八指头陀诗小品 42×19cm 2017年
王客 行草赵清横幅 40×25cm 2018年
释文:赵清戏元丰间以太子少保归三衢,与里民不间位貌,名所居为高斋,有诗见意曰:腰佩黄金巳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时人要识高斋老,只是阿村赵四郎。
樊利杰 行书《心经》条幅 83×38cm 2018年
张目达 隶书简牍写意小品 8.5×30.5cm×4 2018年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书法,当代中青年书家邀请展,武汉美术馆,,释文,武汉,美术馆,展览书法 当代中青年书家邀请展 武汉美术馆 释文 武汉 美术馆 展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