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澄明”开幕:从艺术家的个人历史到社会文化发展史_汤湖美术馆-叩天-朱晓果-张起田-记忆-物象-致辞-展览

编辑:洪镁 来源:雅昌网
 
“澄明——张起田、朱晓果、叩天作品展”嘉宾合影汤湖美

“澄明——张起田、朱晓果、叩天作品展”嘉宾合影

汤湖美术馆副馆长李瑞洪主持展览开幕式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汤湖美术馆馆长王心耀致辞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许开强致辞

武汉市人民政府文史馆文化院院长程涛平致辞

  ()在完成展厅整体升级改造后,2018年8月29日,“澄明——张起田、朱晓果、叩天作品展”在汤湖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汤湖美术馆主办,展出张起田、朱晓果、叩天3位艺术家的油画作品86件,以不同的艺术语言呈现“艺术家对物象进行的自我价值筛选、其整体世界认知,以及从而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程式状态的风格”。

艺术家张起田致辞

艺术家朱晓果致辞

艺术家叩天致辞

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美术家协会主席冷军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老式公共汽车几乎贯穿了张起田的所有作品。在朱叶青看来,“公共汽车蜕化了自身功能,成为了一个微弱个体始终在抗拒遗忘的记忆符号”。“张起田作品之公共汽车,乃为一个生动的历史形象,仿佛显示了一个庞大族群的灵魂渐行渐远的影子,那些具有人类精神价值的内容,正在被所谓进化、进步等堂皇的口号所阉割、掩盖、乃至于彻底否定,然后最终欢笑着使之消失殆尽。张起田使用艺术作品来捍卫自己的权利,那就是记忆。无论记忆包含了什么内容,首先,人们要确保拥有记忆的权利。坦率而言,论及记忆,我并不能够心安理得,委实无法坦然,因为:我曾经亲眼目睹鲜活的生命,如虫如蚁,毫无尊严地消失殆尽,所以,我理解了生命的不安、恐惧、遗忘、漠视,也看到了记忆可以被轻易地掩藏,而后弃若敝屣地遗忘,缘由在于:一个庞大族群是否还存有了灵魂的位置。”

“澄明——张起田、朱晓果、叩天作品展”展览现场

  在好友郭润文看来,朱晓果作品描绘的对象总是处于一种情感的朦胧笼罩之下,一种唯美、斑驳迷离的情绪。“树木的繁华与萧瑟、充溢生机的乡村荒野景象、冬天阳光下枯败的荷塘,荒凉、孤寂却又蕴含生机与生命更替的意义。与常见的现实题材不同,晓果回避对绘画意义的追求,他认为感觉或情绪对创作来说弥足珍贵。对艺术意义(形式与精神)的回避是一种保守——晓果也如此认为,他对非传统的艺术样式或具精神批判的现代艺术也欣赏,在他发表的一些评论文章里曾对德国表现主义及当下优秀的前卫作品大加赞赏。他说上帝给每个人只配了一把钥匙,只能打开那把属于自己的锁,与其焦虑地寻找意义的附加价值,不如回归心灵的真实而平静”。

“澄明——张起田、朱晓果、叩天作品展”展览现场

  “独有的表达是人的意识活动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也是事物原创的源头”。叩天强调了创作中表达的意义与方式:“从蛮荒到文明的人类史发展的轨迹发现,经由人的体验、感觉乃至直觉的显现,创造了悠久的神话及神秘的宗教。这都是人的自主意识活动,而推出了文化的原创。如果艺术还存在,那一定是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价值,那一定具有原创性。反之,是否定的;没有原创性,文化的价值将不复存在。艺术,也就没了。那么,原创性,成就了灿烂的人类文化。它的伟大,就在于让人从不知过渡到萌知,并走向文明,走向科学。人的进化,是意识推动观念而达到的进步,进步叠加便是进化。如是说,意识的抽象或是抽象意识的意味,是文化原创性钥匙。真正意义的原创性,是从认知观出发,‘认知眼见的万有世界,正是眼不见的世界支撑着。否则,世界将会坍塌’。”

“澄明——张起田、朱晓果、叩天作品展”展览现场

  “张起田、朱晓果、王毅(叩天)三位艺术家从来都不是孤立于社会文化之外的独行者,他们的作品带有深刻的个体记忆,这种记忆往往凝聚为独自的艺术符号。艺术形式的简约、艺术语言的纯净及艺术背景的深沉,反映的是三位艺术家精神的升腾与心灵的澄明,同时也是三位艺术家在同一个空间进行展出的依据”。

  在汤湖美术馆馆长王心耀看来,“艺术始终是心灵之事。当观者站立在本次展览作品前时,必定会调动自身对可视世界的记忆和经验,然后投射到艺术家所呈现的物象中。或者说,通过艺术作品中的物象,唤起观者记忆的物象,最终检验艺术家眼中的物象,这种循环试错法自然构筑成艺术的历史,也正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

  据悉,本次展览自2018年8月29日持续展至9月20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油画,汤湖美术馆,叩天,朱晓果,张起田,,记忆,物象,致辞,展览油画 汤湖美术馆 叩天 朱晓果 张起田 记忆 物象 致辞 展览
下一篇:西冶工坊国际琉璃艺术家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_西冶工坊-琉璃-女士-山东省-淄博市-艺术||上一篇:课程导师:高等艺术职业学院中国画和书法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研修班报道系列(一_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单位-文化-书法-美术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