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马六明绘画新作展在韩国首尔学古斋画廊开幕_学古斋画廊-马六明-绘画-行为艺术-表达-身体

编辑:江静 来源:雅昌网
 
《行为的沉积——马六明个展》展览现场  《行为的沉积—&mdas

《行为的沉积——马六明个展》展览现场

《行为的沉积——马六明个展》展览现场

  《行为的沉积——马六明个展》于2018年8月17日下午五点在韩国首尔的学古斋画廊space 1开幕,此次展览是继2014年《马六明个展》之后的第二次绘画新作个展,一共展出马六明在2014-2018年间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共19幅。这些绘画作品最具特点的是,马六明的绘画作品中引入其行为艺术创作的独特图像资源,加上他在颜料技法和绘画程序方面的探索,采用了独创的“漏画法”等方式,使他的油画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油画家的独特面貌。

艺术家马六明在展览现场

艺术家马六明在展览现场

艺术家马六明在展览现场

艺术家马六明在展览现场

  马六明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艺术家之一,1993年以来,他创造的女性妆容,男性躯体的“芬•马六明”形象让他一举成名,那种未分化的两性同体所带来的视觉反差令人震撼,使“芬•马六明”的造型逐渐成为代表中国行为艺术的经典形象之一。批评家段君认为,马六明的艺术成就最早体现在他于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行为艺术,已广为人知,其特点是他对人的身体本能、生存状态,以及90年代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比如他的《芬·马六明》系列,在国内国际都构成了历史级别的影响。

  2004年是马六明艺术创作的转折点,他的第一个儿子在当年出生,同时在2004年宣布停止行为艺术活动。之后马六明更是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绘画当中,并不断地进行着绘画材料、媒介和技法上的实验性探索。他对艺术网说:“绘画于我而言,不是行为的补充,它是一直生长在我身体里的东西,即使现场表演再多,我也一直没有放弃绘画”。

《行为的沉积——马六明个展》展览现场

《行为的沉积——马六明个展》展览现场

《行为的沉积——马六明个展》展览现场

《行为的沉积——马六明个展》展览现场

  湖北美术馆馆长、著名批评家冀少峰认为,马六明对于绘画、雕塑、装置的表达更让阅读者看到的是一个穿插游走在多种艺术表达方式间,既有激情,又有才情,在对生存经验进行深度的表达的同时,又能够在生命的不同时段,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不断调整视觉方略。

  最近十几年他告别行为艺术创作之后,主要在油画领域进行语言的突破,批评家段君认为,马六明回归到绘画以后,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他敢于放弃给他带来声望的行为艺术创作,重新挑战绘画。尤其是最近的作品还显现出进一步抽象化的趋势,把生命、时间等问题推进到更加本质的阶段。”

  马六明不断尝试进行多元的艺术表达,但永远不变的还是那个给这个时代留下无限的美好记忆和深深的思考与争议的《芬·马六明》。

《行为的沉积——马六明个展》展览现场

《行为的沉积——马六明个展》展览现场

《行为的沉积——马六明个展》展览现场

《行为的沉积——马六明个展》展览现场

  从《芬·马六明》到再《芬·马六明》

  如马六明所言,《芬·马六明》是其艺术表达的灵魂,但他也试图放弃它、摆脱它,但不管是录像的方式走向多个国际舞台,或是行走在长城上,其实马六明走的是一条多元的视觉表达路径,是从《芬·马六明》到再《芬·马六明》,实则是马六明对自我熟悉的视觉叙事方式的一种超越与突破。尽管媒材多样,语言形式丰富多姿,但灵魂主旨却始终如影随行和它同路而行。其《芬·马六明》的片断记忆被不间断移植到其平面化的视觉表达间。

《No.6》 马六明 150x100cm 2014-2015年

《No.6》 马六明 150x100cm 2014-2015年

  在此次展览的作品《No.6》的创作中,马六明采用了他在绘画上原创一种“漏画法”,他继续沿着生命的痕迹、身体的的印迹与追问,一方面彰显出生命的永恒与不朽,一方面彰显出生命的流逝与短暂。

  婴儿系列又以马六明成人的头像配以幼儿的身体,一种生命的矛盾错置,一种身体的混搭融合,依稀有着淡淡的对《芬·马六明》淡淡的忧伤的记忆。

  漏画法扩展新的视觉表达路径

  最新一批绘画作品《No.2》,这是一批有着刀刻的痕迹和龟裂感的视觉表达,最新系列绘画的造型方法是前一个漏画法系列的扩展,是通过漏出前一层次的颜色呈现出形象,出现斑驳的古代壁画和金石的效果,单纯简洁的同时而又直接有力量。

《No.2》 马六明 150x100cm 2014-2015年

《No.2》 马六明 150x100cm 2014-2015年

 《No.2》 马六明 200x150cm 2015-2016年

《No.2》 马六明 200x150cm 2015-2016年

  这个系列作品中有一件是《No.11》,这件作品是在黑色的背景中,采用新方法创作的一个模糊的被包裹着人体,这个视觉形象来源于马六明在1988年在湖北美院油画系读大学期间参与的第一个行为艺术作品,当时他协助当时湖北美院青年教师魏光庆做的《关于“一”的自杀计划模拟体验》。马六明对艺术网、艺术头条app说,“我就是里面被包裹的那个人。当时1988年,参与表演这件作品对我后来的创作有潜意识的影响,像八九年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个用塑料薄膜包裹身体在画室模特台上做各种动作的作品。还有一个跟这个差不多,是把报纸撕成一条条的包裹身体。这种包裹的方式当时在行为艺术中很流行。”

 《No.11》 马六明 250x200cm 2015年

《No.11》 马六明 250x200cm 2015年

  这个图像的再创作,批评家段君认为,这种方式对于原有的图像来说,可以说既是延续也是颠覆,马六明绘画中选取的行为题材是他独一无二的资源,其他的画家可能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经历,而且马六明的行为艺术强调身体性别和意识体验,所以他在他的绘画里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身体和意识以及生命体的切身感受,他现在用绘画的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手段对他过去的行为艺术重新演绎和创造转换。

《No.13》 马六明 200x150cm 2015年

《No.13》 马六明 200x150cm 2015年

  冀少峰对于艺术网,艺术头条APP谈到,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在一个文化混搭与多元的时代,马六明以自我的一种活跃与冲动,激情理性及对生命的尊重,在助推当代艺术走向多元表达路径的同时,一方面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也赋予了当代艺术一种历久弥新的魅力。


关键字: 内容标签:绘画,学古斋画廊,马六明,,绘画,行为艺术,表达,身体绘画 学古斋画廊 马六明 绘画 行为艺术 表达 身体
下一篇:达华智能•史国良作品鉴证备案专场_史国良-艺术品-鉴证-图片-鉴定||上一篇:徐子薇个人项目“遁去的一”_在空间里感受光的存在_新氧艺O2ARTSPACE-空间装置-光-自己的-呈现-空间-展出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