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在CGK昆明当代美术馆,听张永宁分享影像背后的故事_昆明当代美术馆-当代艺术-终将消失的印迹——滇越铁路影像这条-铁匠-铁道-百合

编辑:李璞 来源:雅昌网
 
  《盘溪车站》张永宁2016  2018年7月27日晚上8点,昆明市公园1903凯旋门7楼C

  《盘溪车站》 张永宁 2016

《盘溪车站》 张永宁 2016

  2018年7月27日晚上8点,昆明市公园1903 凯旋门7楼CGK昆明当代美术馆邀请到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终将消失的印迹——滇越铁路影像纪行”负责人,也是正在展出的 “1M—滇越铁路的诗意影像” 参展艺术家,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张永宁,为大家讲述在滇越铁路沿线的创作感受及人文故事。

《百合乡、铁道上的儿童》 张永宁 2017

《百合乡、铁道上的儿童》 张永宁 2017

《人字桥》 张永宁 2011

《人字桥》 张永宁 2011

《倮姑站的铁匠》 张永宁

《倮姑站的铁匠》 张永宁

《芷村养鸟人》 张永宁 2017

《芷村养鸟人》 张永宁 2017

  据了解,张永宁拍这条铁路前后加在一起已经有十多年,对于他而言,这条铁路已经不仅是一条铁路,更是一段历史,一段深厚的历史。为了能通过影像系统地呈现滇越铁路影的历史与现实,他较全面和深入地研究了相关的文献,走遍了所有的站点和重要的路段,做了大量的采访,并对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人和事进行追踪拍摄。

  在张永宁的镜头下,虽然不乏山峦雄浑、云霞蹁跹、树影婆娑,但总有一种日常的温情渗透其间,一如饭后散步于家门口随手所得的风景;形形色色的人在镜头前伫足或一闪而过,就像每天打招呼的街坊。这种熟识感和一见如故的画面,即是张永宁对滇越铁路的理解,也提示着我们以主体间性的观念重新看待那段其实并不算遥远的历史与当下的关系。

  就如艺术家自己所言:这条铁路的历史是同云南这个地方关联在一起的,它在云南多变的地形间穿越,而云南本身就有着非常美丽的风光,不需要再去人为地添加什么。它逐步地停运之后留下的痕迹又形成了另外的一种美,一种人文的美,历史的美,所以让它展现自身美的时候也是在展现它的历史。


关键字: 内容标签:张永宁,昆明当代美术馆,当代艺术,终将消失的印迹——滇越铁路影像纪,,这条,铁匠,铁道,百合张永宁 昆明当代美术馆 当代艺术 终将消失的印迹——滇越铁路影像纪 这条 铁匠 铁道 百合
下一篇:中韩艺术家特别展“济州,画上亚洲”将揭幕_探究济州岛的潜在可能_济州世界自然遗产中心-雎安奇-周春芽-艺术-济州岛-中国-自然遗产||上一篇:“红色墟_•_现实误—李勇政作品(2012-2018)”亮相关渡美术馆_李勇政-红色墟•现实误-当代艺术-现实-台北-关渡-馆长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