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的主题是共建城市艺术生态系统”,在5月26日的开幕式上,2018艺术厦门执行总裁滕丽这样说到。经过四年的积淀,本届艺术厦门的展览面积达到2.1万平方米,展出11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家中外艺术机构、上千位艺术家的上万件作品。
在开幕式上,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发办主任戴志望谈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在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艺术厦门的交易平台作用日益凸显。一批本土艺术家通过这个平台走向全国,走向国际。艺术厦门也是境内外艺术家合作交流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知名艺术家走向这个平台,展示自己的艺术精品,确立新的市场方位。从本届开始,艺术厦门博览会正式冠名国际,并将成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世界艺术荟萃中国的大舞台。艺术厦门也是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城市艺术品位的重要窗口,本届艺术厦门博览会提出了共建城市艺术生态系统的主题,将艺术展示和艺术交易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强化展会交易性的同时,着力提升展会的审美价值,把展会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在致辞中说,艺术产业对于一个城市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艺术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内在活力。厦门是一座重要的国际化城市,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展示了独特的魅力。艺术厦门既是大型展会,又是平台,给文化交流发展搭建了一个大的舞台。
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邹立颖谈到,艺术博览会是引导城市艺术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繁荣和发展美术创作的手段,在推广艺术观念、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打造艺术品牌、培养收藏家队伍、吸引画廊参与、提高广大受众艺术欣赏水平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艺术厦门就像搭建在艺术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将艺术从美术馆的殿堂中释放出来,与城市融合,给观众带来更加独特的艺术享受和丰富的想象。
本次艺术厦门的一大两点,还包括台湾画廊的大规模参展,台湾画廊协会会长钟经新谈到,厦门与台湾近年来在艺术上的交流日益频繁,今年更胜以往,台湾画廊协会组织了11家优质的台湾画廊来共襄盛举。“这是我第二次参展艺术厦门,也显示了艺术厦门的可期待性,必须的策略联盟也日益顺畅。”公共艺术在形塑城市性格上有着重要作用,在厦门具有标志性的象征意义,希望借助这种交流,能让多元的展览规划有更多可能性。
本届艺术厦门共分为三大板块:公共艺术区、当代区和经典区。公共艺术是艺术与城市空间和日常生活发生关联的重要途径,也是艺术厦门的重要板块之一,今年特别邀请了福建籍艺术家陈文令、龚栋等多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在广场等公共空间中展示出来。当代区则有台湾画廊协会带来的11家画廊,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本土画廊,以及来自香港、日韩等地的国际性画廊。经典区以艺术家个展为主,诸如卢禹舜、林容生、庄毓聪、陈立德等多位艺术家个展,还包括长安画派、海派名家、湖北籍艺术家的系列联展。
部分公共艺术作品
刘若望《狼来了》与任戎《四季彩虹》
陈文令作品《港湾》
陈志光作品《中国狮》
刘枫华作品《长轴题荷之殇》
任宏伟作品《源动力》
吴观真作品《那——山计划》
当代画廊展位
索卡艺术中心带来祖籍厦门的周碧初以及当代艺术家蔡国强、洪凌、曾建勇等作品
大象艺术空间展位
竹空间带来薛保瑕、吴松等4位艺术家作品
华氏画廊展位
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展位
平艺术空间展位
方圆美术馆带来闫平、王克举等艺术家作品
国创文化艺术中心带来任戎的作品
东方鱼骨艺术馆带来的跨界作品《苦》、《乐》
银牌艺术馆展位
桥舍画廊展示作品
台北路可艺术展位
经典区展位
精神家园——卢禹舜作品展
观复文化展示的李津作品
长安画派名家联展中崔振宽的作品
湖北中佳展示的湖北籍艺术家联展
庄毓聪大写意花鸟展
同时,今年艺术厦门还包含三个主题学术展,亚洲艺术亚洲现场以厦门为主题“前哨”艺术项目,当代艺术家何晋渭、郭晋、魏言、张濒、何剑针对厦门呈现的一个在地项目展览,滕丽在曾表示,“厦门以前是政治的前哨,现在又是经济的前哨、文化的前哨,用艺术的语言去诠释这个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渔民发展,经济、政治、边缘文化等发展过程之间的矛盾与协调等方面,用艺术的这种形式来提出的思考。”另外,夏可君博士策划了一个以“虚色主义”为主题的展览,作为几年来他学术思考的延续。同时,还有一个艺与术互动的女艺术家与女设计师的联展。共同构成了艺术厦门的多元呈现平台。
主题展
“前哨”主题展呈现的在地化艺术项目
夏可君策划的“虚色艺术”主题展
《艺与术·万物皆备》女艺术家与女设计师邀请展
现场部分作品
塑界·陶瓷艺术展
现场德化白瓷作品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博会,2018艺术厦门,滕丽艺博会 2018艺术厦门 滕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