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三喜临门!上海中国书法院落户闵行_新虹艺_书法周志高上海中_上海闵行艺术馆

编辑:王璐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开幕式现场

  2018年5月25日,上海书法界迎来三喜临门。首先上海中国书法院终于正式落户闵行区新虹街道新虹艺术馆。其次,由上海中国书法院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海内外书法名家邀请展暨新虹艺术馆开馆”也揭开面纱。

第十二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右二)、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左一)、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周志高(左二)等人在展厅现场

  本次上海中国书法院成立和“海内外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的推出,正是贯彻落实了“要把书法艺术打造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名片之一”这一方向。展览共呈现了105位海内外书法名家的精品力作,不仅具有时代性的纪念意义和人文性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一次国内外翰墨的大巡礼和当代书法名家的嘉年华。

第一排: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迟志刚(左)、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周志高(右)

  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周志高介绍,上海中国书法院定位于“立足上海,面向全国,面向全球”,为了体现出书法院开放的格局和国际的眼光,本次汇聚的海内外参展艺术家,除了来自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也有陈佩秋、韩天衡、钱茂生、周志高、王伟平、刘小晴、童衍方、林仲兴等海派书法名家参展。

展厅现场

  上海中国书法院是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和上海市文化艺术品鉴促进会共同发起的民非单位,2016年6月在闵行揭牌,旨在研究、传承、交流、发展,弘扬中国书法艺术。“相比较书法家协会,上海中国书法院将更加关注书法本体,将策划一系列学术活动与大型展览”,周志高表示。

展厅现场

  1980年代,书协全国常务理事、老画家尹瘦石告诉周志高,他曾向当时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建议,书画家到了七老八十才是黄金时代,人书俱老,希望尊重艺术的发展规律。现今上海中国书法院便是为书法界的老专家提供一个平台。对体制外的知名书法篆刻家以及知名画家中书法擅长者以“名誉院士”聘请他们加入。搭建书法家的创作、学术、交流、培训、宣传,社会各界书法爱好者的以书会友、以友辅仁的平台。

  周志高认为,从某种角度讲,上海中国书法院成立,利于书法艺术人能继续攀登艺术高峰,“书法院入驻闵行新虹必将成为文化亮点,这次是我们刚刚开始走了第一步。今后上海中国书法院将会在崇明等地建设分院。”

展厅现场

  据悉,上海中国书法院自成立以来,先后与上海市书协联合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国际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启动纪念书法家胡问遂先生诞辰100周年“正大气象”国际书法邀请展和学术活动,并配合上海书协已开展编篡大型丛书《上海千年书法文化图史》古代卷、近代卷、当代卷。

  上海中国书法院执行副院长张耀伟谈到上海中国书法院的发展时表示:“上海中国书法院今后将更加注重书法本体的研究与学术性,并策划一系列重大学术、教育与展览活动。未来将组建理事会,计划推进‘董其昌艺术奖’的筹备工作。上海中国书法院作为一种新的体制机制,需要更多文化艺术事业人士来推波助澜,共同提高我们工作的力量和水平。”

张海作品

  上海中国书法院落户闵行区,在上海中国书法院副院长、闵行分院院长吴申耀看来“是一种双赢”。上海中国书法院和闵行新虹街道,共同为当地的企业、社区、大众,搭建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让这里的工作、居住、生活在这里的人,有地方去品位和享受文化。

周志高作品

  闵行区新虹街道党工委书记曲峥也表示,新虹地区作为服务“上海——长三角”地区的“桥头堡”,在急速的变化中,最缺的是文化内涵上的塑造和提升。这次新虹艺术馆的落成和上海中国书法院的落户,标志着新虹地区文化领域建设的成果,“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一方面实现多领域的融合工作、发展,提升社会服务对经济发展的综合配套支持能力,形成多功能、综合性的国际化高品质社区。同时,也力争与上海中国书法院合作,打造亮丽的文化品牌,推动中国书法传统艺术事业的发展。”

陈佩秋作品

  本次新装亮相的新虹艺术馆,作为上海中国书法院的“创、研、展”基地,是新虹地区重要的品牌文化项目之一。艺术馆分为展览馆和创作馆两部分,集书法艺术创作、书法艺术交流、传播于一体,依托周边资源、旨在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书院。

韩天衡作品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26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书法,周志高,上海中国书法院,新虹艺术馆书法 周志高 上海中国书法院 新虹艺术馆
下一篇:华韵·艺轩——韩美林艺术衍生品体验馆正式_华韵·艺轩韩美林_永新衍生品小学||上一篇:“视觉-德稻实验班”迎来毕业展_10大专_上海视觉艺术学院_毕业生主题项目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