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儒教与商界、官场相结合,原本就是此番儒学复兴的如意算盘。不仅是学界开办各种讲习班,办国学专业,办国学院,招各种各样的大款班,高官班,讲授孔孟如何挣钱做官的学问——当然都是现代意义上的演绎,当年的孔孟,都没这个本事,否则,也不会厄于陈蔡,栖栖遑遑,奔走列国了。商界、或者打商家主意的高人们,也闻风而动,成立了各种“儒商”名目的协会,中华儒商总会,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协会多半都在香港注册,然后跑到境内活动。名头大,名头也正,在中国,有哪个商人不喜欢人家称自己为儒商呢?儒商而且中华而且总会,焉有不参加的道理?但是,这样的所谓协会,在香港注册,就是一个公司。世界上的公司,都是要挣钱的,没有实体,没有商业活动,就只能靠搞活动。说白了,就是打着“儒”的名义骗钱。当年罗兰夫人说了,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今天的中国,则是儒教,儒教,多少恶心,假汝之名以行。
中华儒商总会诈捐的事,被媒体揭露,这个总会气势汹汹,扬言已经到公安局报案,要采取法律手段。其实却是虚晃一枪,以进为退,根本连公安局的门都没碰,就赶紧收拾行李,走人了。原来场面很大中华儒商总会的办公地,已经是人去楼空。记者满大街找人,根本找不到了。当然,这个所谓的儒商总会自己明白,到底干了多少违法的事。
复兴传统,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复兴传统,必须得建立在坚实的研究的基础上,不能玩虚的,借复兴传统,贩卖陈旧的意识形态糟粕。如果是这样的话,沉渣泛起,浮在水面的上的,只是儒商总会这样的垃圾。(张鸣 原题:《多少恶心,假“儒”之名以行》 中国网专家博客文章)
关键字: 内容标签:背地,儒学,幌子,盘算,大谈,骗钱,表面,生意,文化背地 儒学 幌子 盘算 大谈 骗钱 表面 生意 文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