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四]富有与施舍
《礼记·檀弓上》、《孔子家语》都记载,南宫敬叔因为富有得罪了鲁定公,结果就逃奔到卫国。卫国国君请求鲁定公恢复他的官职,南宫敬叔就带着财宝去朝见卫君。
孔子知道了这一消息后,说:“如果像这样行贿,丧失官爵后还不如快点贫穷好些。”子游在边上,问道:“请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孔子说:“富而不好礼,殃也。敬叔以富丧矣,而又弗改。吾惧其将又后患也。” 敬叔闻之,“骤如孔子”,多次跑到孔子那里请教,然后“遵礼施散”。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孔子的一个财富理念,一个人如果“富而不好礼”就会遭殃,因此一是要能“富而好礼”,二是要学会布施散发财物。
《孔子家语》、《荀子》都记载孔子这样的话:“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一思”,即第一种情况是,“少而不学,长而无能”。第二“思”,是“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第三“思”,是“有而不施,穷莫之救也”;“有思其穷则务施”。最后“一思”不可不明察:如果有了财富不知道施舍,那么到贫穷、走投无路时就没有人来救助你。因此有了财富要想到穷困时,就会致力于施舍。——这一理念很有意思,告诫人们在富有时要及时施舍,搞慈善事业了。
孔子的养生智慧 孔子很重视养生,他能够活到73岁,在当时是一个相当长寿之人了。孔子能长寿,自有其智慧的养生方法。
我把孔子的养生之道梳理、归纳一下,可以粗粗地列为养生法“九条”:确立理念,珍爱生命;重视饮食,注意调养;重视起居,动静适宜;心灵健康,不忘调适;亲近自然,乐山乐水;爱好学习,终身学习;慎对疾病,不乱吃药;学点医道,懂些病理;中庸中和,不过不及。这“九条”,也许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还是可以参考的吧。这里我着重讲几条。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孔子,智慧,生活孔子 智慧 生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