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不是你想的那样! 说说意思大变的那些成语

编辑:秋痕 来源:文化中国
 
【“愚不可及”原本是说大智若愚的】
如果有人说你“愚不可及”,你会不会暴跳如雷?且慢,这个词诞生的时候可不是骂人的,而是被先哲孔子用来夸人的。
“愚不可及”出自《论语·公冶长》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什么意思呢?孔子是说:“宁武子”这个人,在政*治清明的有道国家,就表现得很有才能;在政*治混乱的无道国家,就表现的很愚笨。他在该表现才能的时候表现才能,别人也能做到;他在该表现愚笨的时候表现愚笨,却是别人很难做到的。
孔子一向是主张坚持正义,但也是反对做无谓牺牲的。前者叫做“义”,后者叫做“智”。正如后世的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所说:“正如煤的形成,当初用去了大量的木材,得到的却是一小块”。人的智慧表现在“义”和“智”的平衡,如果放弃了“义”,则其“智”对社会有害,还不如没有;如果放弃了“智”,则“义”无从展开就已经夭折,一个火种无端熄灭,只能让人扼腕叹息。

【“悠哉悠哉”原本是说发愁的】
“悠哉悠哉”,好悠闲啊,对吧?不对。悠哉悠哉当初可不是用来形容悠闲的。“悠哉悠哉”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原句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思念啊,发愁啊,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是用来形容求之不得、相思之苦的。
后世的人大概是被这个“悠”字误导,所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形容悠闲的样子。

【“空穴来风”原本是说无风不起浪的】
除非你想“微言大义”,甚至正话反说,否则“空穴来风”这个词还是不说为妙,这也是古今词义相反的典型词汇之一。
“空穴来风”这个词起源于汉朝文学家宋玉的《风赋》,本意是因为有空的洞穴才有了风。后来被用来比喻万物皆有源头,传言皆有些事实依据。后来宋朝的孙光宪在《北梦琐言》用“空穴来风”这个词来表示“凭空捏造,毫无依据”,从此,以讹传讹,“空穴来风”变成了“凭空捏造”的意思。
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凭空捏造”这种解释更符合人们的常识:空的洞穴不应该有风,有风肯定是错觉,于是对“空穴来风”望文生义的解释就变成“凭空捏造”了,大多数人也都不会去追究“空穴来风”的辞源。
(作者:雪狼 原题:汉语词汇变迁趣谈 本文由国学复兴文化论坛供稿 刊载本文只为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


关键字: 内容标签:你想,大变,成语你想 大变 成语
下一篇:东西文化本一家 看看耶稣说过的那些禅语||上一篇:禅是生活的艺术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