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引发"中韩之争"的佛经:无垢净光经(唐)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日报
 
 

    一件“毫不起眼”的3米多长佛经《无垢净光经》,却曾引发过印刷史上十几年的“中韩之争”。

    1966年,《无垢净光经》在韩国庆州佛塔出土,据考证,此经为公元8世纪刻印。韩国学者以此经为由,试图证明雕版印刷术起源于韩国,引发了印刷史上的“中韩之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中国学界提出4点理由反驳:第一,据历史文献记载,佛塔是中国僧人帮助建造。第二,经文中有4个武则天时代造的字,共出现了8次,说明了经书的刻印年代。第三,《无垢净光经》在武则天时期非常流行,特别是在洛阳,能够佐证此经应该是刻印于洛阳。第四,韩国历史上在这段时期内只有这一件文物出土,按照考古学“孤不为证”的道理,不能说明印刷术起源于韩国。而中国则出土了大量关于唐代的印刷品。

    经过中国学界的不懈努力及大量文物的佐证,现在,国际上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雕版印刷术起源于中国。


关键字: 内容标签:佛经,之争,中韩,引发,无垢,净光经佛经 之争 中韩 引发 无垢 净光经
下一篇:知识绝不是越多越好 庄子告诫你:警惕知识!||上一篇:被遗忘的中国"卑德"文化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