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黄色是帝王的象征 杨过穿"黄衫"在南宋算犯法吗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网
 
在《神雕侠侣》第三十九回“大战襄阳”中,郭襄被绑高台,四周熊熊烈火,极度危险之际,救星出现了,“郭襄大喜,凝目望那两人时,但见左首一人青冠黄衫,正是杨过;右首那人白衣飘飘,却是个美貌女子”。
就视觉审美而言,“青冠黄衫”和“白衣飘飘”的搭配,无疑是美轮美奂了。但问题是,杨过该不该或能不能穿“黄衫”?因为通常人们认为,黄色乃皇家专用,是帝王尊贵的象征,平头老百姓不允许穿黄色衣服,否则就是谋反的大罪,要杀头的。
有人要说了,人家杨过是江湖派,不受官府管制。这当然也对,但要知道,杨过参与的襄阳保卫战,是要直面守城官员的,如果南宋政府禁止百姓着黄衫,那么杨过这么穿衣服就是公然犯禁,起码也显得不合时宜。是金庸先生写错了?是杨过真的狂得没边儿了?还是南宋政府允许百姓随便穿?
皇帝着黄袍的历史
现在的许多历史题材电视剧里,但凡出现皇帝,无论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导演必让其穿黄袍,在赵炎看来,这非常搞笑。
皇帝着黄袍的历史,其实并不久远,隋文帝是中国第一个穿黄袍的皇帝,隋以前的皇帝根本不穿黄袍。明王夫之《读通鉴论》曰:“开皇元年,隋主服黄,定黄为上服之尊,建为永制。”
虽然隋代皇帝开始穿黄袍,但却“与贵臣通服”,并非专用。《隋书·礼仪志》还记载,炀帝大业六年(610年)下诏:“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黑,士卒以黄。”士兵也被允许穿黄色衣服。隋朝以后,黄袍才是皇帝们的职业制服。
士庶禁止穿黄衫的历史。
最早定制于唐代。如《旧唐书·舆服志》:“武德初,因隋旧制,天子宴服,亦名常服,唯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宋人王懋在《野客丛书》“禁用黄”中指出:“唐高祖武德初...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至明皇天宝间...而臣下一切不得用黄矣。”唐朝的明确禁止,使得黄色遂成皇帝专用色。
宋代皇帝也继承隋制,穿黄袍,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知道的人可不少。《宋史·舆服志》记载:“唐因隋制...宋因之,有赭黄、淡黄袍衫,玉装红束带,皂文鞸,大宴则服之。又有赭黄、淡黄衫癸袍,红衫袍,常朝则服之。”但宋朝并没有像唐朝那样专制,禁止民间不得穿一切黄色衣服。宋人陈昉在《颍川语小》中写道 :“国朝之令,非妇女、小儿不许衣纯红黄。”
纯红黄就是“赤黄”或“赭黄”,宋朝只禁止男性臣民穿“赭黄”色衣服,而妇女小儿则不受任何限制,什么颜色衣服都可以随便穿。元时明令:“庶人不得服赭黄。”比起宋朝规定有所加严。而明又有所加严,规定臣民衣服不得用黄、玄、柳黄、姜黄、明黄诸色。清代就更不用说了,士庶服饰“染黄”,必死无疑。比较这些朝代,赵炎以为,宋代更宽松、开明、开放,隋朝以后,也只有宋朝在士庶着装方面最不专制。社会也最为明媚多彩。
杨过穿“黄衫”算不算犯法?
这就要弄清楚他穿的是哪种黄色的衫子了。如果是“纯红黄”,就肯定违禁;如果是浅黄色、淡黄色、莺黄色或粉黄色等,就不算犯法。
宋代诗歌里有许多描述当时人穿“纯红黄”之外的黄色衣服的诗句。如浅黄色:“群芳围坐引杯长,满目深红间浅黄。”(陈造);如淡黄色:“淡黄衫子郁金裙,长忆个人人。”(柳永);如莺黄色:“碧玉篦扶坠髻云,莺黄衫子退红裙,妆样巧将花草竞。”(张先);如粉黄色:“粉黄衣薄沾麝尘。作南华、春梦乍醒。”(周密);等等,并未见官府出来问罪。
南宋叶绍翁在《四朝闻见录》里记载,秦桧养子秦僖喜欢穿“黄葛衫”,秦桧让其换穿白葛衫,秦僖的回答可谓一语中的:“葛黄乃贵贱所通用。”什么是“葛黄”?葛,是一种草本纤维,代指织出来的布,“葛黄”也就是染过某种黄颜色的成品布料。
既然朝廷禁止民间使用“纯红黄”,民间染坊自然不敢染“纯红黄”的布,那么,市场流通的成品“葛黄”,就是淡黄或浅黄,是合法的。因此,杨过所穿的黄衫,应该是小龙女用“葛黄”所缝制,不违法。
再说了,金庸先生是熟悉历史的大家,尽管没有写明杨过所着“黄衫”的具体颜色,但杨过是他喜爱的人物之一,焉能让杨过轻易“不合时宜”?(赵炎 中国网专家博客)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南宋,犯法,帝王,杨过,象征,黄色,黄衫南宋 犯法 帝王 杨过 象征 黄色 黄衫
下一篇:《左传》真伪之争(1)||上一篇:孔子的气质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