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我指痒的是邻家小朋友。昨晚我在灯下翻书,忽听他小人家在隔壁放声大哭——哭声震天,不成人声。我以为他遇到了劫财劫色的,衣服顾不上穿齐整就去当救世主,砸开门,只见小朋友那一向慈眉善目的亲爹亲妈叉腰跳脚,对着小朋友吆五喝六扮夜叉。我把两位“夜叉”拉到一旁,悄声一问才知道,两口子刚读完“虎妈”、“狼爸”的书,正在按方抓药,收起往常的菩萨心,准备也以拳脚、鸡毛掸子把孩子送进哈佛或者北大。
既然“虎妈”、“狼爸”的教子圣书已风行天下,想必怀揣宝书如法炮制的不止这一家。既然有那么多小朋友大朋友因此被推入水火,我也不能袖手旁观。虽然逆势而动有被唾沫星子淹死的危险,但救苦救难总会有牺牲,豁出去了。
最好的教育应是人格的完善,这样才能身处红尘而有殷实的幸福感。顺其自然,人格才最有完善的可能。所谓顺其自然,既包括接受阳光雨露,也包括修叶剪枝——是润物无声地动刀动剪,不是大刀阔斧、乱用虎狼药。乱用虎狼药催肥、催熟的果实,看起来鲜亮饱满惹人垂涎,但吃在嘴里,不会有自然熟的那种滋味,就像某些转基因食品,中看不中吃,不问青红皂白地吃将下去,时间长了说不定还会吃出问题。
人最精密的地方就是心理,眨眼的工夫,思绪就可以上天入地。早年间当头而来的一声训斥或者一个白眼,承受者面相上不会留下伤痕,但心里保不齐已血流成河,日后还有可能结成疤,什么时候想起来都隐隐作痛。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慎用虎狼药,何况父母的行事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子女。
《红楼梦》里,赵姨娘恨王熙凤、贾宝玉,不敢太岁头上动土,就暗中使绊子。嚼舌头、心里骂这样的小绊子忽略不计,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中,她伙同马道婆给姐弟两人下咒,要置两人于死地。她并没有手把手教贾环,可贾环的行事作风跟他妈如出一辙:他拉着贾政的袍襟贴膝跪着告宝玉“淫辱母俾”,宝玉差点被他爹打死;他还故意碰翻灯油,想用热油将宝玉烫瞎……
美国心理学家沙利文这样解释这种现象: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形成一个自我系统,自我系统是人际关系的产物,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看法,是受“重要他人”影响而形成的人格意象。最重要的他人包括父母,父母往往扮演文化、行为传递者的角色,通过言传身教或者对儿童行为奖惩的方式来影响儿童自我的形成。如果儿童认同了父母的行为,那么他们日后的行事方式就会和父母一样;反之,父母的过激行为引起了儿童的反感,他们则会反其道而行。探春就没有将赵姨娘的行事方式内化,所以她长大后处处都想跟亲妈撇清关系。
生活中还有更极端的例子。《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有个叫露西亚的女儿,生下来一只眼斜视。童年时,她的耳边总充斥着妈妈的斥骂声,比如手里的玩具娃娃摔成两半,妈妈就会厉声来一句“瞧你这双不中用的手”,乔伊斯则干脆不露面……露西亚长大后,冷漠,并开始跟各种男人上床——她的美术老师、雕塑家考尔德、画家胡贝尔、埃菲尔铁塔下的水手……她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填补童年时缺失的爱,因为缺失得太多,一个人填不满,换一个再来填。所以有时不要被眼前的美景迷惑,揭开画皮,下面说不定藏着个鬼。很多的报应并不是现“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罢了。(吴克成)
关键字: 内容标签:教子,红楼,教育,赵姨娘,看虎妈狼爸式教子 红楼 教育 赵姨娘 看虎妈狼爸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