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的责任是纠正不准确的历史认识
齐鲁晚报:毛老师,外界称您为“明史翻案第一人”,您否认了这个说法。此外,还有人称您是“明史热第一人”,如果您在大众文化领域传播明史的目的不是为其翻案的话,又是为什么?作为一位明史研究学者,在大众媒体讲解通俗的明史,您希望能给明史带来什么?
毛佩琦:历史专业学者的责任是什么呢?我想,除了本身职务的责任以外,在广义上说还有社会责任,每个人也承担着非工作单位所赋予的任务。作为历史研究者,学了这么多专业历史,干什么用?就要有责任把知识传递给大家。学术研究是历史学者的重要成果,但是这与大众文化稍微有些距离。而面对社会上众多不了解明史的读者来说,若有机会,历史学者要给大家讲清楚,把自己所学的告诉大家。
外界称我为“掀起明史热的第一人”,是因为我赶上了这样一个时机。前几年清史热掀起了高潮,清史电视剧也有所泛滥,使一些观众产生了诉求,也使另一些观众产生了厌恶。与此同时,观众也在追问清朝的前代,即明史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把明史的知识告诉大家,把那些不太真实的历史认知,帮大家弄真实。
这是拨乱反正,但不是翻案,因为没有什么案件可以翻。我只能说把大家认识不清楚的帮大家弄清楚,把大家认识不太准确的纠正准确。
明朝有相当大的
言论自由
齐鲁晚报:从非制度层面的文化来看,明朝历史中哪些文化因素延续至今,并还在影响着当下的中国?有哪些文化思潮?哪些文化艺术门类还在传承、流行呢?
毛佩琦:明史距离我们并不远,300多年的历史,三位百岁老人的年龄加起来就到明朝了。在文化传承方面,如当下白先勇大力提倡,已是现代一个文化符号的昆曲《牡丹亭》就是明代的,它来源于明朝汤显祖《玉茗堂四梦》其中一部。而《牡丹亭》所反映的人类感情也已非常超前,它表现了一个生死之恋的故事,青年人为幸福而不懈地追求,展示当时人不愿意受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约束,开始追求不受拘束的情感。
明朝开放的态势是自上而下的,反映在意识形态、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而在经济层面,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城市商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社会世态。在政治上,他们集会结社,要求表达自己的声音,干预政治,公然对政治提出批评,明朝甚至可以批评皇帝,有相当大的言论自由。但是明朝的转型还伴随着它特有的社会问题,出现了很多颓废的东西,比如假酒、假白银、假书籍,诈骗的案子也层出不穷,恶棍横行、黑社会捣乱等,都是明朝后期同时存在的。每个朝代都给当代留下很多东西,都可以拿来作为借鉴,或者是警醒,或者教训。
关键字: 内容标签:糟粕,要先,国学,底线,解读,历史,毛佩琦,弘扬糟粕 要先 国学 底线 解读 历史 毛佩琦 弘扬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