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国学与国运(2)

编辑:秋痕 来源:国学文化
 
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一直问那些搞经济学的朋友,有个问题我想不通:国有企业怎么能那么盈利?一些地方政府怎么能那么赚钱?
  谈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问李世民时代的GDP是多少?外汇储备是多少?这个谁都不知道。我们之所以认为那个时代非常辉煌,因为有强大的国力,而他们把国力转换为了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国家命运真的不是由经济问题而是由文明程度决定的。幸福感与GDP、与财富没有必然关系。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是不丹,不丹的人均GDP世界倒数第一,世界上快乐指数最高的国家是瓦努阿图,它的GDP总量是世界例数第一。
  幸福感和什么有关系?和文明有关系,和你生活的社会和环境有关系。你生活的环境越文明、政治越文明、交通越文明,你的幸福感就越强。经济应该抚育文化和文明,我们忘了把经济成果转化为文明成果。中国人现在这种道德状况和文明状况,国学和国运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中国经济依然将带着所有的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和预测的问题飞速前进。整个民族还是沉浸在物质财富增长的狂欢当中,我们觉得很安全,历史说“落后就会挨打”。中国今天不贫穷不落后了,怎么会挨打?
  问题是,这句话对吗?1840年的中国贫穷吗?1840年的中国GDP总量还是世界第一第二,贫穷吗?如果中国贫穷,怎么有那么多银子去买鸦片呢?穷谁打你呢?穷是不值得打的。你在马路上看到三个要饭的,你打他们吗?他们揍你还差不多。贫穷没人会打,但富而不强有人打,中国今天就是标准的富而不强。
  
  信仰创造文明
  
  从1919年到今天,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都是以牺牲传统文化、摧残传统文化、贬低传统文化为代价的。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现代化模式,把传统视为走向现代化的包袱。中国第一批现代思想家把传统和现代截然两分,认为传统就是腐朽的就是坏的,只要现代就是好的。
  大家知道鲁迅先生读中国古书,读出来只有两个字:“吃人”。到了后来,中国所有政治运动都是以批判传统文化开始、摧残传统文化结束,无一例外。当年跟彭德怀吵架,结果要评《海瑞罢官》,批判彭德怀和海瑞有什么关系?批胡适和《红楼梦》有什么关系?批林彪,你批孔老二干嘛?批周恩来又要批周公,周恩来和周公有什么关系?
  传统和现代的断裂,导致整个民族精神谱系的崩溃,因此才会发生30年前踩在脚下的“孔老二”翻身成圣人。不是说孔子不是圣人,而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我们用来判断当下事物的价值观、价值体系被摧毁和扭曲了。
  中华民族一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但不能说中国没有神圣信仰的东西。汉族人最神圣的信仰是什么?是孝道。现在还有人认为,一个人再坏,他只要孝,也有人帮他说话。今天中国孝道的现状是什么?我请助手到网上搜一些孝道的反例,结果他打印了一寸厚纸:最最不孝的案例是弑母、孙子杀奶奶。不孝子孙每一个朝代都会有,但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拥有巨大的物质财富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曾经问一群中国问题专家:你们当中有谁相信中国威胁论?我请他们写下来。我以为他们会讨论中国的快速发展、军备扩张、政治问题,等等,但没想到五六张纸条上没有一个谈这些问题,谈的问题是什么呢?是信仰。他们认为中国快速富裕起来,那么大的民族居然没有信仰。他们说我们知道中国人能做到什么,但是不知道中国人不能做什么或者不会去做什么,我们不知道你们到哪里会停下脚步。
  当一个民族向世界证明自己也确信自己能够做到很多事情以后,决定你是否强大的不是你能做什么,而是你有哪些事情不能做。我想,国学在今天的意义就在于,重新弥合传统和现代的断裂,树立一种判断当下事物的价值谱系,更多地给跟我们界定那些绝对不能做的事情。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运,国学国运 国学
下一篇:王蒙读《黄鹤楼》:诗人对大地的眷恋催人泪下||上一篇:名著新解:如果梁山泊是一家企业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