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甘棠是什么呢?这颇让笔者感兴趣。《诗经·晨风》中称“召之甘棠,秦之树檖”。可这种解释让我们一头雾水,因为我们不知道树檖又是什么。幸亏三国时的学者陆玑写了一本《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对《诗经》中涉及的动物、植物名称进行了详尽的考证。陆玑指出“树檖,一名赤萝,一名山梨”,至此我们才明白原来甘棠就是梨子。
梨子因和召公联系在一起,便散发出神圣光芒来。汉魏时野山梨已经被人们移植培育,可依旧是稀珍的水果。《初学记》卷二十八引魏文帝诏,称梨子“大如拳,甘如蜜,脆如菱”,百姓称之为“雅梨”。把一种水果冠以“雅”字,便彰显出梨子的非同寻常,只是后来人们口口讹传,“雅梨”倒成了“鸭梨”。《三国志 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称曹操曾令属下把一棵梨树移植至所居王宫,掘树时却发现梨树根“尽出血”,曹操认为不祥,遂恐惧生病而死。《曹瞒传》中很多史料荒诞不经,且对曹操多有讥讽,但曹操下令把一棵梨树移植到王宫颇让人百思不解。无独有偶,《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九“果部”引《晋令》称“诸宫有梨,守护者置吏一人”,这一史料便易于解释曹操把梨树移植于王宫的原因了。
晋承魏制,晋朝在皇宫中种植梨树,又派专门的人员进行守护,并把它作为“晋令”固定下来,足见魏晋时代统治者更看重的是梨树所反映的“执政为民”的文化符号。据此,当我们再次去审视“孔融让梨”的故事,便可更深入地体会到孔融小朋友让出的可不是普通的水果,在如此稀珍的、具有道德内涵的梨子面前,孔融的“知礼贵让”更是发出璀璨的道德光芒。
因为梨子的这种独特内涵,在刘宋时代,人们甚至以梨命名。据《宋书张敷传》载张敷小名为楂,父亲小名为梨,宋文帝一次戏弄张敷,问他“楂如何梨?”张敷义正词严地回答:“梨,万果之宗,楂何敢比也!”张敷巧妙地用当时梨子所具有的“万果之宗”的桂冠来评介父亲,让宋文帝也正襟敛容起来。
到了唐代,梨子依旧是水果中的珍品。《旧唐书崔远传》称“(崔)远文才清丽,风神峻整,人皆慕其为人,当时目为‘钉座梨’,言席上之珍也”。而后来唐玄宗在宫中广植梨树,又聚集一群音乐发烧友,称其为“梨园弟子”。(汪瑶)
关键字: 内容标签:谁是,中国文化,神圣,水果谁是 中国文化 神圣 水果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