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书院是在超高速发展中被强令改制的,与惯常的衰败而亡的想象截然不同。统计数据显示,清同治、光绪两朝40年间,书院以增量1062所的神速发展,是中国书院1200余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呈现的是浩然盛大之势,并无半点衰竭濒死之迹。另外,书院此前改革的实践表明,依凭传统的经世致用旗帜,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书院完全有能力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管理制度,能够从古代走向近现代。改书院为学堂也并非唯一选择,改造旧书院或创建新型书院都有达成引入西学,甚至实施民主管理机制的成功范例。
邓洪波认为,书院与学堂的差异并非不可逾越,通过人为的干预与调节,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变通,即书院可以在名称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其实质内容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转变。应该说,书院改制是晚清在特殊背景下的非常之举,难称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邓洪波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贾宇采写)
关键字: 内容标签:慎言,改制,书院,发展,历史慎言 改制 书院 发展 历史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