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博物院历史研究人员李艳阳介绍,根据《元史》记载,1271年,元朝在上都的承应阙设立司天台,由波斯天文学家札马鲁丁担任“台长”,机构编制满员时为37人,主要负责观测天象和编制天文历法两项任务。
李艳阳说,上都司天台设立后,札马鲁丁、郭守敬等中外著名天文学专家开展了大量天文学研究工作,并派学者到波斯等地访问交流,有力推动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进入21世纪,国家天文台曾派人专门到元上都司天台遗址,确认这里为国家天文台的诞生地。
据史料记载,在元上都兴盛的百年间,元代科研人员曾在上都司天台利用方位仪、天球仪和观象仪等先进仪器观测天文现象。同时,“台长”札马鲁丁还在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式的天球仪上,加上了中国传统的二十八宿星宫体系,并采用十二地支,标注星体位置。据考证,这与现代绘制的中西结合的星图基本一样。
李艳阳说,元上都的天文学科研机构还收藏有数学、炼丹术、地理学、医药学和占星学等阿拉伯文书籍,其中还有《几何原本》等名著的阿拉伯文译本。因此,这一机构也是研究西方和阿拉伯学术的重要场所。(丁铭、于嘉)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天台,诞生地,天文台,上都,中国,专家称,国家,都司天台 诞生地 天文台 上都 中国 专家称 国家 都司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