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后期,当代儒家在大陆与海外蓬勃劲发的时候,许多人都问:当代道家为什么没有建立起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互补,难道中国当代文化就不需要儒道互补了吗?我们的回答是,道家、道教的特点是不为人先,后发制人,21世纪才是当代道家兴起的时候。
当代道家是指那些认同“道”的理念,努力使传统道家、道教、道学文化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积极为当代社会服务的文化人群体。它的成员主要包括研究道的知识分子、信仰道的道教人士、认同道的企业人士以及关心道的社会各界人士等等。
道家与道教有五个特点,决定了它必定要在21`世纪兴起,并对当代社会做出独特的贡献。第一,它与自然科学关系密切,古代科学家如葛洪、张衡、李时珍等大多是通道人士。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而道家、道教的贡献最大。第二,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的汉初、唐初,都是政府实行道家、道教无为而治的结果。新中国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往往与政府实行少干涉主义(无为而治)经济政策有关。第三,它与民主自由的关系密切,道家、道教历史上一向提倡平等精神,追求社会民主与个人自由。近代提倡民主自由的改革派往往引用老子庄子的思想理论。第四,它与自然生态关系密切,道家、道教主张道法自然,物我合一,人类与自然保持和谐,保护生态环境。第五,它与人类自身的健康长寿与回归人性关系密切,道家与道教注重养生,长生,反对压抑人性,主张返朴归真。
中国当前的社会需要大力发展自然科学和生产力,发展经济,政府给企业与社会更多的自主权,实行少干涉主义。需要更多的政治民主与个人自由,需要解决严重的工业污染与生态危机,需要以人为本,人性解放,人的健康。在以上这些方面,传统道家与道教都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智慧与实践经验,当代道家将在新的时代下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为当代社会服务,为解决社会问题出力。
当代道家与传统道家、道教一样,不完全是精英团体,许多人属于民间人士、民间团体。当代道家不一定是成名成家的人物,而只须认同道,只须为道家、道教的现代化努力,那怕他们只是一些普通知识分子或工农群众。当代道家虽有金岳霖、方东美等早期人物,(1)但作为一种明确的学术思潮目前刚刚兴起,其当代代表人物与代表作正在形成和创建之中。
当代有一些学者,他们认同道的理念,继承传统道家的智慧,在新的时代呼吁创建或已经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当代道家。比如武汉大学的肖箑父教授,早在1990年已指出“儒热道冷”的不正常现象:“长期以来,在国内外都流行一种模糊观念,似乎儒家文化即可代替或代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一谈到传统文化,无论褒之者,或贬之者,都注目于儒家。把传统文化单一化、凝固化、儒家化。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又说“近几年,在海内外现代新儒家的鼓荡下,儒学研究已形成热潮;佛教研究早有基础,近年更有大的发展······;相比之下,道家及道教文化的研究就显得相形见绌了。······应当从根本上破除尊儒贬道,即把儒家奉为正统而把道家斥为异端的传统文化偏见,应当还历史的本来面目。”(2)
中国科学院的董光璧先生,写了《当代新道家》一书,提出英国李约瑟、美国卡普拉、日本汤川秀树等著名自然科学家是当代新道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创造了道家新的文化形态。董先生说:“我用当代新道家指称以李约瑟为代表的这样一批学者,他们揭示出正在兴起的新科学观向道家思想复归的某些特征,并且倡导东西文化模式融合以建立一个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平衡的新的世界文化模式”。又说:“我确信重新发现道家具有地球船改变航向的历史意义。黄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合,有如黄颜色和蓝颜色调出绿颜色,将产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绿色文明。”(3)董先生本人也尝试创建了一个新道学的体系,主要内容是道实论、生成论、循环论、无为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胡孚琛先生提出一个新道学的体系,新道学包括道家、道教、仙学等内容,近年来他写了《道学通论》《新道学与21世纪的文化战略》《新道学的八大支柱》等重要论著。他认为新道学是解决当前全球各类严重社会问题的重要方法,会成为未来世界各国领导人的主导思想,是中华民族21世纪唯一可行的文化战略。他提出新道学的八大支柱:天地人哲学,政治管理学,文艺审美学,医药养生学,宗教伦理学,自然生态学,丹道性命学,方技术数学。他提出“要创立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学,并继承魏源、严复、吴虞乃至汤用彤、胡适、陈寅恪、王明、陈樱宁、金岳霖、方东美、宗白华、萧天石等人的道家传统,形成当代的新道家学派。”(4)
台湾大学哲学系的陈鼓应教授提出著名的“中国哲学道家主干说”,共主编了二十辑《道家文化研究》。其中《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辑专门探讨了道家在当代与当代道家的问题。如陈鼓应的《道家思想在当代》,冯达文的《现代新道家的成立论》,许抗生的《弘扬道家文化与建立新道家的问题》,张斌峰“试论道家哲学在冯友兰新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兼论作为新道家的冯友兰”等。陈鼓应说:“学者们在感受到道家文化已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这一事实的喜悦之情时,不禁要问:在当代中国学人中间,是否也有新道家存在?”陈先生接着列举了严复、王国维、金岳霖、方东美、宗白华、汤用彤、蒙文通等人,认为他们堪称当代新道家。另“如冯友兰、熊十力,他们一向被视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其哲学理论的内涵实际上主要凭籍道家来建构的。”(5)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院士研究了中国古代元气论与当代物理学场论的关系,他说:“中国的元气学说不仅在理论上与现代物理学的场论相通,而且在历史的延续上,也是现代物理学场论的滥觞。”(6)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 将传统道教与现代生活相联系,提出了系统的“生活道教”理论;又将道法自然的思想与与现代环境保护问题相联系,写出了《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7)一书,表现出道教在当今社会的济世功能。当代著名企业家、海尔公司的总裁张瑞敏,最喜欢的书是《老子》,他的管理理念是无为而治。
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最近出版了《道德经诠释》(8),指出老庄学说的现代意义在以下几个方面:可持续发展,治理环境污染,激烈的市场竞争,无为而治的当今管理等。原河北省委书记兼省长李尔重,最近出版了《<老子>研究新编》,书中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新整理中国的典籍,不能令儒家的偏颇继续统御中国典籍。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件极其重大的工作。(9)”上海作家沈善增,最近出版了《还吾庄子》(10)一书,揭示《庄子》一书的精华是生命哲学,被周锡山评论为《新道家的奠基之作》。各地都有一些持当代道家思想的学者,发表了一些论著。著作方面,有台湾杨汝舟出版的《新道家》,台湾萧天石先生出版的《道海玄微》等。论文方面,有周力行发表的《唯道论》,汪水发表的《新道家思想》等。
越来越多的学术研讨会上出现“当代道家”的论文与与讨论主题。1996年召开的“北京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提交了近二十篇论文探讨道家哲学与近现代哲学的关系,并正式提出了“当代道家”的称呼。2003年在宁波召开的“首届葛洪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近十位学者提供了有关当代道家的论文。如胡孚琛先生的《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再论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许抗生的《再谈道家思想与现代文明——关于当代新道家的一些思考》,宫哲兵的《当代新道家的理论创新与济世关怀》、《道教生成论与大爆炸宇宙学》,孔令宏的《为现代新道家告全球同胞书》等。(11)2004年在武汉大学召开了“海峡两岸首届当代道家研讨会”,目的在于加强当代认同“道”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明确当代道家的时代意义、创建当代道家的理论体系,将当代道家的影响推向高潮。
关键字: 内容标签:道家,简述,兴起,当代道家 简述 兴起 当代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