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太原文庙第七次举行祭孔活动,与之前祭孔活动最大不同的是,这是第一次以最高规格的“三牲”古礼来祭孔。
“三牲”古礼祭祀
今年的祭孔方式完全按照“释奠礼”,以“太牢”祭孔子。
青年学者、山西儒学研究会理事卫方正告诉《山西青年报》记者,“太牢”也称为“三牲”,即在祭祀台摆上羊头、猪头、牛头,来祭奠至圣先师,这是中国古代祭祀典礼中最高贵的祭品。据他了解到的内容,自建国以来,祭孔仪式从未采用过“三牲”。
同时,为了凸显山西民间民俗文化,特意改用面塑制成的祭品。“当面塑艺人得知我们要用来祭拜孔子时,对方没收一分钱。”卫方正说。
在古代,作为古礼的“释奠礼”要从孔子诞辰当天凌晨一时起,行“庭燎”之礼后,按照仪式开始一天的祭奠。随着时代的变迁,祭孔仪式也在一代代的改变,而最完整的仪式要数明代。
在今天的祭孔活动中,主祀和相关人员会身着汉服,以男东女西的方式就位。之后,主祀端上“三牲”,掀起盖布后奠酒。紧接着,要迎请孔夫子墓主,以最恭敬的姿态四拜圣贤先师。
“古代祭孔中不要求女子参加,现如今为了传承儒家文化精髓,我们不作要求。此外,孔子倡导传统的礼乐文化,所以就位后的其他程序中,古琴会一直奏起三段乐曲。”卫方正说。
祭孔程序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献礼,这当中主祀会跪拜在至圣先师神位前献帛,再三次敬酒献爵,用三角青铜爵盛上山西本土最好的汾酒。主祀读祝文,分献礼,撤馔。最后一项便是送神,四拜之后读祝者捧祝,进帛者捧帛。
孔学是世界的财富
“大哉孔子,斯文之颠。倡仁与义,其德侔天。”在今天的祭孔仪式上,一段由卫方正写的祝文,将在祭孔仪式上宣读。
自2005年在太原文庙举行第一次祭孔仪式开始,热爱孔学的学者就发出这样的呼吁,“儒学的核心是孔学,现在很多年轻人受到西方文化等的影响,根本不知道祭祀孔子的活动,更不了解儒学经典,希望举办这样的祭孔活动,来弥补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缺失。”
在众多参与祭孔仪式的人当中,山西省孔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孔子第72代传人孔宪信也将做为代表发言。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他的伟大思想不仅仅影响过去的二千多年,而是关乎现代人类的命运。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被联合国认为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很多地方都在建孔子学堂,立孔子像,可以肯定的说,孔学是整个世界的财富。”孔宪信如是说。
昨天,由国家文化部、山东省政府、中国孔子研究院、国际儒学联合会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曲阜举行。来自16个国家、80多个学术机构的100多名代表,共同探讨儒学方面的内容。
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社团法人兼常务副会长、中国当代儒学网管理委员会理事长柳河东,做为我省唯一一位专家代表出席,在会上做了题为 《重建中华礼仪之邦再造现代君子国度》的发言。
关键字: 内容标签:仁爱,时代仁爱 时代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