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国学反思:"达则兼济天下"传统为何在西方实现(1)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晨报
 
自巴菲特呼吁美国政府向富豪多征税之后,来自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诸多顶级富豪也纷附骥尾,向各自国家的政府提议开征“富人税”,以减少贫富差距,帮助政府缓解当前的财政危机。各国政府也从善如流,继奥巴马之后,欧洲各地政府有的已推出或正在酝酿推出针对富豪的特别税收。这一税收也因为由巴菲特首先提出被媒体称为“巴菲特税”。
同样,西方富豪们给自己加税的倡议也在我国引发了争论,国内许多富豪的所作所为被拿来和欧美顶级富豪相比,而国内富豪的移民现象以及提议给富人减税等声音,也成为了公众批评国内富豪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局面?富豪们主动要求多缴税究竟是道德问题还是责任问题?
富豪加税直面现实利益
西方顶级富豪们纷纷要求给富人加税,这被许多人看作是道德高尚的表现,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著名学者张颐武说:“道德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它一方面基于人类对理想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现实利益而来。比如说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很多对于财富的认识,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时也有许多拼命聚财却不能长久的事例。不注重这些经验,聚财可能会很快,但同样垮得也很快。人类总是希望财富更多,这一点不管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但怎么样才能让利益最大化,什么样的利益才值得追求?这都需要智慧。”
西方世界的富豪们呼吁给富人增税,如果说仅仅是因为西方富豪的道德水准更高,显然并不准确。张颐武认为:“世界经济现在是一个比差的时代,西方比东方更困难,西方富豪们也逐渐感受到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所以他们开始转变态度,实际上在以前那些富豪们同样很贪婪。但是他们很聪明,因为他们明白,在网络社会时代,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公众形象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只有承担社会责任,才能长久地发展。反之,不承担社会责任,一味地聚集财富,很容易被整个社会所敌视,那时企业离垮掉也就不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发展了。”
中国富豪不懂舆情重要
相对于西方富豪们获得的赞誉,中国富豪们在这种比较中收获的则是批评,诸如移民、逃税、提议给富人减税等。中国富豪们在资产增值的同时,却丢失了责任心和道德。
张颐武说:“中国的富人出现得比较晚,也就这30年的事。在以前,这一概念是不存在的。刚刚出现,问题自然较多。西方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现在富人们对于社会形象、公共关系的认识已经很完善,无论是政客还是企业家都非常注重这些,因为他们知道公众形象的重要性,他们也因此更加重视公众的感受,对于公众的好恶也更敏感,以此来规避公共关系的风险。而中国的富人出现的时间太短了,第一尚未注重社会责任和公共形象,第二没有受过相关的训练。”
而不注重社会责任和公共形象,让中国的富人们处境尴尬,张颐武认为:“其实中国的富人们大多是靠制造业赚钱,赚的是小钱。而欧美的巴菲特们大多不事生产,他们用钱赚钱,并不比用劳动赚钱更道德更高尚,但他们的名声却比某些国内的富豪要好。这说明中国的富豪还不够了解现代社会的规则,不会玩现代社会的游戏,赚点儿小钱,反倒落个贪婪无耻的骂名,形象受损。”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学,反思,传统,天下,在西方,达则兼济国学 反思 传统 天下 在西方 达则兼济
下一篇:西安700师生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上一篇:末代衍圣公成长史(1)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