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合欢花的典故——忠贞不渝的爱情

编辑:Jina 来源:中国国学网
 
合欢花别名夜合树、绒花树、鸟绒树。为豆科植物合欢的花序。生于路旁、林边及山坡上,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合欢花有宁神作用,主要是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滋阴补阳、眼疾、神经衰弱等功效。 


    江湄波涛,千年万载,合欢繁衍,几多春秋。韦庄的诗讴歌了舜为民众劳碌奔波的精神,赞颂了娥皇、女英二妃纯洁的爱情,也浓缩了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伟虞舜南巡仓梧而死,其妃娥皇、女英遍寻湘江,终未寻见。二妃终日恸哭,泪尽滴血,血尽而死,逐为其神。后来,人们发现她们的精灵与虞舜的精灵“合二为一”,变成了合欢树。合欢树叶,昼开夜合,相亲相爱。自此,人们常以合欢表示忠贞不渝的爱情。 


    合欢属豆科木本植物。合欢为什么昼开夜合呢?原来,合欢叶柄基部细胞,犹如反应灵每的储水袋,它们在白昼和黑夜,会因光红强弱、温度高低的变化,使储水袋吸水或放水,细胞因此膨胀或收缩,使其展开或闭合。 


    炎炎盛夏,供人观赏的花木不多,挺拔十余米的合欢树,更给人以愉快的享受。人们欣赏合欢之时,是否能知晓它也是治病的良药呢?中医认为:合欢花舒郁,理气,安神,活络。合欢调配鸡肝,猪肝蒸服,可治风火眼疾;与一朵去泡酒,可治视物不清;合欢花末计酒服,可治跌打损伤疼痛;此外,它还能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咽痛,痈肿等症。 


    合欢花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说:“合欢,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中医认为,合欢花性味甘,平,功效以舒郁,理气,安神,活络为主。临床主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跌打损伤疼痛等症。对于其功效后人有歌曰:欢花甘平心肺脾,强心解郁安神宜。虚烦失眠健忘肿,精神郁闷劳损极。 

关键字: 内容标签:忠贞不渝,合欢,典故,爱情忠贞不渝 合欢 典故 爱情
下一篇:新版《水浒传》引发讨论 通俗文学反思社会生活||上一篇:半部《论语》治天下 自我炫耀以讹传讹的传说(1)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