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文化,在古时都是上流文化,孔府孔庙,老百姓根本不能挨近。现在,人们可以在这里旅游、参观,接受圣人思想的熏陶。”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成文介绍。
走在济宁市区的街道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标语,迎接着八方来客。走进市民家中,《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不在案前,便在书架。中小学里,国学柱、论语墙、经典栏不时引来三两结伴的学生驻足默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里,《中华经典作品选》、《中华经典诵读》、《中华经典儿童歌曲集》等图书成了学生们的最爱。济宁市霍家街小学校长张轶瑞对记者说:“亲近经典,学生们热情很高。”
在曲阜,27届孔子国际文化节的举办,将孔孟经典文化远播四海。“群众已经成为参与主角。”孔子文化节办公室副主任赵相恩介绍说。
借鉴孔子国际文化节的成功经验,济宁市将举办文化节的模式扩展开来,近年来相继推出了中国(嘉祥)石雕文化节、孟子故里(邹城)中华母亲文化节、汶上太子灵踪文化节、中国(梁山)水浒文化节等文化活动。
“办节庆活动是我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探索。”刘成文说,“便于群众参与共享,才能更好地繁荣群众文化。”
今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这种美好的生活,正在济宁展现。济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东有三孔四孟、西有水泊梁山、南有河湖湿地、北有中都佛苑,初步形成了“东文西武、南水北佛”的旅游格局。2010年,济宁实现旅游总收入223.24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8.7%。
依托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济宁的旅游和文化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目前,济宁全市共有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两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4个,市级民间艺术之乡20个,民间艺术表演队已有近1500个。
“济宁文化产业已从单一渠道转到多元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济宁市文广新局张金星说。(张俊卿 邢兆远)
关键字: 内容标签:惠民,济宁,传统文化,探索,价值,孔孟,文化惠民 济宁 传统文化 探索 价值 孔孟 文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