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周有光:儒学仍有价值 仅靠文学难成先进国家(4)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爱情要有爱有敬
既有爱,又有敬,家庭生活才会快乐。“快餐式爱情”的问题是只有爱没有敬。
记者:您说自己是“两头真”的人。您觉得怎样才能做一个不迷信、不盲从、“与时俱进”的“真人”?
周有光:这很难。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周围有很多不真的东西。怎么做“一个”真人,不行。中国人怎样才能不迷信、不盲从?要提倡言论自由,教科书要科学化,骗人的话要改掉。
记者:您见证了各式各样的爱情故事,与张允和先生的爱情已经成了经典和传奇;您也见证了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在这样一个快餐化的时代,关于如何拥有、保持“非快餐化”的、持久温馨的爱情,您有什么建议给现在的年轻人?
周有光:我有我的爱情理论。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男人都有大男子主义,结婚后女人属于男人的这个想法中外都一样。这个思想要改变。男女要爱,还要平等地相互敬重。既有爱,又有敬,家庭生活才会快乐。现在青年人有爱无敬,当然吵架了。国外统计,结婚三年就离婚的多的不得了。中国古代提倡举案齐眉,我提倡举杯齐眉,就会愉快。沈从文的爱情其实是普通的,双方理解、敬重。“快餐式爱情”的问题是只有爱没有敬。
采访手记:“我不是汉语拼音之父”
7月底通过周有光先生的儿子周晓平老师联系采访,得知老人刚做完拔牙手术,身体不适。当天电话中晓平老师说,周老很愿意与人聊天,但似乎不希望记者打扰,恐是怕记者随意删改他的话。对于有些八卦题目,他亦不愿过多涉及。先生一百多岁,很多记者爱问养生方面的问题,他对此甚不感兴趣。据晓平老师讲,周老觉得自己健康长寿仅为个例,至于按他的生活方式与养生之道能否长寿,并无统计学依据,因此不愿过多回答。
周有光先生早年从事经济,后转向语言文字学。都知弃医从文、投笔从戎,但多为从某一专业转向另一专业性并非很强的领域。如他这样从一种极专业的知识转向另一种极专业的知识,且都能有所建树,确为罕见。两种学问均有经世致用之效,也是他非常看重的一点。对于周有光先生而言,看小说、艺术乃至体育比赛都是休闲娱乐消磨时间的方式,于增加知识助力有限,因此平时少有关注。在欧美书店,图书大致有两类,虚构和非虚构。对于虚构类作品,除了少数极优秀的,如《红楼梦》等,周有光先生基本不看。他常常对家里保姆说,学些法律可以保护自己,学些技术可以找到工作,劝后辈多看非虚构类作品。这一看法,和他编纂百科全书的经历不无关系。百岁之后,先生对社会重大问题依然关注。晓平老师电话中特别提醒,周老对当前的世界局势,如叙利亚冲突等非常关心,对世界文化的大走向亦多有思考。
稿件写好后给晓平老师看,他说,文中提到的“汉语拼音之父”几个字务必去掉,周老最反感别人这样叫他。他常说,汉语拼音搞了一百年,自己只是参与方案最终制定的几个人之一,不能叫“汉语拼音之父”。(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儒学,仍有,仅靠,先进,价值,国家,文学,周有光儒学 仍有 仅靠 先进 价值 国家 文学 周有光
下一篇:国学教育干不过臭豆腐主义||上一篇:评所谓“国学热”(3)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