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营造民俗氛围
美好的环境会吸引孩子驻足,会引发孩子想像,会激起孩子创新。所以在幼儿园文化墙上,我们采用剪纸风格的美术画法,绘制了孩子们一个个嬉戏的场面,如“舞龙”、“抖空竹”“推铁圈”、“玩沙包”、“跳竹竿”“放风筝”等,孩子们不仅在此感受了游戏的快乐,而且剪纸中阴阳的画法对幼儿学习剪纸起到了熏陶的作用,让孩子们领略到民间艺术的美。
(一)各具特色的走廊吊饰再现民俗文化的整体美。在制作走廊吊饰的材料选择上,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搜集了大量的麻绳、草帽、竹帘等废旧材料。教师们根据本班的文化特色精心设计与巧妙制作。将这些废旧材料变成了一件件富有童趣的工艺品并赋予它们浓郁的民族气息。例如整幢楼的走廊分别以不同民间艺术为特色进行装饰。底楼是剪纸和草编,主题式剪纸与幔纱的绝妙结合使孩子们浏览往返;竹帘与幼儿的草编作品组合带来了浓浓的田园气息。二、三楼是国粹脸谱、彩灯、印染与伞艺。以大折扇为背景展示脸谱,麻绳悬挂展示的各种宫灯……创意与民间艺术的巧妙结合,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有关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
(二)室内环境突出民俗个性美。
班级墙面布置突出民俗特色,如在一次性碟子上画上精美的十二生肖图案,活动中,孩子们与墙面有效互动,让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是属什么的,还知道班里小朋友都属什么,有关的十二肖都有谁,它们之间有什么故事。这个小小的设计真正体现了环境育人的特点。还可以在“我知道的节日”主题墙面中,让孩子们了解到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传统文化。如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端午节为什么包粽子、划龙舟,过年为什么贴门神、对联,放鞭炮等。另外,旧货市场淘来的旧箱子,在老师的画笔下,变成一个个蕴含民俗文化于其上,有“汉砖”花纹,有“青花瓷”纹样,有传统民间杂技、刺绣,有中国的牡丹,组合摆在“京剧梨园”舞台周围,别有一番浓厚的民族味,这些环境细节处,均成为孩子了解和欣赏民俗文化的窗口和展台。
关键字: 内容标签:传承,继承,民俗文化,幼儿传承 继承 民俗文化 幼儿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