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父丹,吴扬武将军。……王敦深忌侃功。……敦意攀承侃风旨,被甲持矛,将杀侃,出而复回者数四。……咨议参军梅陶、长史陈颁言于敦曰:“周访与侃亲姻,如左右手,安有断人左手而右手不应者乎!”敦意遂解,于是设盛馔以饯之。侃便夜发。敦引其子瞻为参军。侃既达豫章,见周访,流涕曰:“非卿外援,我殆不免!”
从以上两段《晋书》的记载可以看出:(一)周家与陶家都是在东吴灭亡、晋朝建立之后徙居寻阳郡的,所处地域相同,而周访之父周敏与陶侃之父陶丹既在东吴同朝为官,而且都是武将,则彼此必然十分熟悉,陶、周二族的交谊当由此开始;(二)陶侃的成长和发迹与周访的提携、扶植密不可分;(三)周访对陶侃有救命之恩,如果没有周访作为外援,陶侃肯定要被王敦杀害;(四)陶侃之子陶瞻娶周访之女为妻,二人是亲家关系,王敦任命陶瞻为参军,其用意在于扣留人质,借以制约陶侃和周访;(五)陶、周两大家族的墓地相距不远,坟山相连。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陶公与诸友游于周家墓园,自然要怀想周家先人周访的丰功伟绩以及周访与曾祖父陶侃那亲如兄弟般的生死之谊,而诗人以汉文帝刘恒隐喻为周访将军的早逝而涕泪滂沱的中兴之主晋元帝司马睿,但是,风流已矣,英雄既已不存,贤明有为的君王也早已驾鹤西归。这就是“感彼柏下人”的真意!
陶侃埋葬父母的地方,后人称为“牛眠地”。这在后代已经成为风水宝地的代语,如元沈梦麟《花溪集》卷三《挽存善周处士》诗:“湖山赖有牛眠地,千古幽光照翠珉。”而根据陶诗的描写,陶氏的祖茔当在庐山之中。《陶渊明集》卷四《杂诗》十二首其七:“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南山”就是庐山,“旧宅”即指祖坟。《陶渊明集》卷八《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本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寒暑逾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侈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本宅”也是指祖坟。《陶渊明集》卷四《拟挽歌辞》三首其三:“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山阿”是指山间低洼处,当指“牛眠地”而言。但是,真正的陶渊明墓究竟在哪里?这一直是个谜。而陶公既然说自己的墓“不封不树”,如此则寻找陶墓绝非易事。案《江西通志》卷一百十“白鹤乡”条:
陶靖节墓在德化楚城乡面阳山麓,明正德七年提学李梦阳清复故址,置田以备祭祀。
此处陶墓位于今日江西省九江县马回岭面阳山南侧的半山腰上,我在2010年11月曾经前往拜谒。根据墓葬的外表形制,可以断定它是明朝人修造的封识墓。光绪丙午年(1906)刊刻的《浔阳陶氏宗谱》中的《南山公墓志铭》以及明李梦阳(1472—1530)的《刻陶渊明集序》对构建该墓的始末都有详细的记载。根据这些材料,吴国富教授断定这是“一个没有来历也没有依据的陶墓”。陶墓的具体位置直接涉及陶渊明故里问题。从宋代以来,关于陶渊明故里就有“浔阳说”和“宜丰说”(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而“浔阳说”具体又包括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楚城乡柴桑山鹿子坂(今江西省九江县荆林街鹿子坂),庐山南麓之栗里(今江西省星子县温泉镇)和南康府城西玉京山(今江西省星子县)。在没有发现确凿可靠的文物证据之前,我们对这些说法都不可轻易否定。2010年12月,吴国富教授传给我一份《江西省德安县“陶渊明故里”考察论证纲目》,具体项目有陶渊明墓、孟氏(陶母)墓、靖节祠、牛眠地和栗里碑刻等等,其中陶渊明墓是这次考古发掘的重点对象,具体包括“鉴定墓碑的年代”和“陶渊明墓的地下挖掘”,预期目标分别是“墓碑为六朝时代产物或唐宋陶氏后裔重立”和“地下有六朝墓砖或其他”。《论证纲目》还附有一幅地图。在说明文字中,他指出能够为德安“陶渊明故居”说提供支撑的主要有四大证据:陶渊明墓及陶渊明母亲墓,见于宋代文献记载的陶潜故里之靖节祠,晋代文献记载的陶侃葬父的“牛眠地”以及多块明碑记载的陶渊明故里。清修《江西通志》卷一百十:“陶侃母墓在府西白鹤乡。侃择地葬母,遇异人云:‘前有牛眠地可葬。’言毕,化鹤去。侃行里许,果见牛眠于此。因葬之。按旧志,侃母墓凡五,抚州、饶州、新淦、都昌、九江俱有。《晋书》本传云侃始居鄱阳,后迁浔阳,宜在德化白鹤乡。”对于这个问题,吴国富教授所著《陶渊明寻阳觅踪》一书有非常深入、严谨的学术论证。根据书中介绍,2004年8月,九江市德安县吴山乡蔡河村灵龟石的村民陶相红在白鹤山上放牛时,发现了一块墓碑,上刻“故陶潜公之墓”字样。灵龟石位于现在九江县、瑞昌县、德安县三县交界之处,其中的居民全部为陶氏后裔,分为五个自然村庄。在灵龟石西边的山岭之中,有一个地方被称为“牛眠地”,山形酷似一头伏地而眠的牛,两边山谷有大量古村落遗迹。在离此地不足一里的东边小山嘴上,有《口祖乡宾陶公五羡墓》碑刻,上截为碑文,下截为陶氏谱系。……所有这一切信息都令人激动不已!《晋书》记载的“牛眠地”就在灵龟石吗?真正的陶渊明墓以及浔阳陶氏家族墓和庐江周氏家族墓也全部都在这里吗?如果将上述关于陶渊明的考古计划付诸实施的话,会有怎样的发现?结果又当如何?(范子烨)
关键字: 内容标签:陶渊明,寻踪,诗情,墓地陶渊明 寻踪 诗情 墓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