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戎自言与康居山阳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康情慎言行。康善文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晋书.嵇康转》)这些都表现了嵇康从容豁达的性格。而“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与山巨源绝交书》)只是嵇康不愿做官的托词,不应仅据此推断嵇康性格刚烈。“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年,况复多病,故此悢悢,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与山巨源绝交书》)说明嵇康对亲情的珍视,他家庭和睦,兄嵇喜“有当世才”(《晋书.嵇康传》),《赠秀才入军》表明弟兄关系融洽;子嵇绍鹤立鸡群,在《家诫》影响下名垂青史,列《晋书.忠义列传》首位;妻出身贵族,长期随嵇康过淡泊的农家生活,可见夫妻感情深厚。“思想良朋,如饥如渴”(《 赠秀才入军》),体现嵇康对朋友仁至义尽,没有嵇康,就没有竹林七贤的佳话,孔子提出的益友三特点,即正直、大度、知识广博,嵇康都具备,他甚至为朋友慷慨赴难、舍生取义,成为历代知识分子永远的痛,鲁迅称赞嵇康正直、刚毅,自负的乾隆皇帝也发出“嵇生放达意真豪”的赞叹,竹林朋友向秀的《思旧赋》,可以穿越迢迢时空,让你欲哭不得,欲罢不能,只让你心里生生的痛。
和谐嵇康启示
嵇康在学和仕的问题上也作出了和谐的选择,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传》)的背景下,选择独善其身的学是明智的,就是政治清明的当下社会,如果都想当领导,社会也不会和谐。《中国青年报》(2011年3月2日)报道该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进行一项调查显示,多达91.8%的人感觉现在年轻人普遍热衷于当领导,作者提出“惟官是尊”的价值取向,使后起的上升通道变得越来越狭窄,一个人的价值实现和社会尊严应该有多元化的体现。既然“惟官是尊”盛行,就难免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人事腐败现象。青年才俊可以借鉴嵇康的和谐思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爱好,作出多元化选择。执政者也应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逐渐摒弃传统的任命制,在实行“凡进必考”的基础上,采取民主选举制,让群众决定干部升降去留,使嵇康式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从而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杨明)
关键字: 内容标签:竹林,和谐,嵇康竹林 和谐 嵇康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