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到寺院去,请求禅师开示,几乎所有的禅师都会给你说六个字:“看破,放下,自在!”
人生在世,需要的就是这份从容洒脱。对于忙忙碌碌的现代人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放下。
中国人都很熟悉日本一休禅师,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据说有一天,一休打破了一个茶杯,这个茶杯是他师父非常喜爱的稀世之宝。打碎了杯子,肯定会受到师父的批评。怎么才能逃过师父的惩罚呢?一休想到了一个办法。当他师父回来的时候,他就问师父一个问题:“师父,人为什么一定要死?”“这是自然的事情呐。世间的一切,都是由缘分决定的,有聚就有散,有生就有死。”这时,一休恭恭敬敬地说:“报告师父,现在我要告诉你老人家一个好消息:你最喜欢的那个茶杯啊,它的死期到啦!”师父听了,哭笑不得,当然也就没有责怪一休了。
当我们无法改变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去面对它。端得起,更要放得下。
现在我端起的这杯水,大家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呢?大家会说250克重。但我要问的是,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端多久?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没什么:“250克的水杯而已,端的时间再长又能怎么样!”
确实,端10分钟,大家肯定会觉得没问题;端10个小时,大家就会感到手酸。如果端上10天呢?那你的手臂就会成问题,就会发酸、发胀、发麻、发肿,你就得叫救护车了!虽然这杯水只有250克,但是如果你放不下,端得越久,就会越来越重。到最后,你就会被它压垮。
在登山运动中,有一条人人畏惧的死亡线,这就是海拔6500米的高度。超过了这个高度,登山的人一定要携带氧气,否则就会缺氧而死。
但是,有一个人,却没有携带氧气瓶,多次跨过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并且,最终登上了世界上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乔戈里峰的海拔是8611米。这一壮举,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个人,就是美籍印第安人蒙克夫·基德。他之所以不带氧气瓶却能登峰造极,是因为他发现了无氧登山运动的奥秘。在颁发吉尼斯证书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说:
我认为无氧登山运动的最大障碍是欲望,因为在山顶上,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使你感觉到需要更多的氧。作为无氧登山运动员,要想登上峰顶,就必须学会清除杂念,脑子里杂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欲念愈多,你的需氧量就愈多。在空气极度稀薄的情况下,为了登上峰巅,为了使四肢获得更多的氧,必须学会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
生命在高处,“觉悟”在高处。大雄峰,就是大彻大悟的生命境界。在这样的高度,任何欲念都不能生起,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就会身陷险境。
放下杯子,就是看得破、放得下;端起杯子,就是认得真、担得起。在人的一生中,似乎每个人都该做好这两门功课。
这就是中国禅给予我们的启示。
拈花微笑《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载:“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
在印度,禅之起源有一个“拈花微笑”的故事:佛陀的晚年,有一天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人天不知其用意,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摩诃迦叶尊者成为如来禅的第一祖,此后代代相传,第二十八祖为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是如来禅的第二十八祖,也是中国禅的初祖。他于梁武帝时候到中国传法。
菩提达摩到中国之时,是中国佛教义理盛行时期,传播“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禅法在文化发达的长江以南很困难,于是他辞别金陵“一苇渡江”,来到河南嵩山。在嵩山九年面壁,等待可以传授衣钵的人,终于等到二祖慧可。此后又经过200多年的六代单传,中国禅从四祖道信开始打开局面,再到六祖慧能,至于兴盛。慧能是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他的著作《六祖坛经》是门人弟子对他生前言论的记录,为中国人所著佛教典籍中唯一称“经”的著作。
演讲者小传:
吴言生先生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禅学》主编,创办有大型佛教网“佛学研究网”。他师从霍松林及方立天先生,论文《禅诗研究》具有很大影响;他的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对禅学、诗学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有《佛缘丛书》、《临济大师传》等禅文学著作20余种,并在凤凰大讲堂主讲“禅宗哲学象征”。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启示中国 启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