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汤显祖的理想王国(1)

编辑:秋痕 来源:人民日报
 
他是戏剧家。一部水墨流香的《临川四梦》自问世起,便注定要惊世骇俗,成为传世经典。
    他是文学家。几百篇的诗文,或柔美,或铿锵。这些笔墨交织而成的华彩乐章诠释了一位真正的文人墨客的千古风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

    他还是一位受人爱戴的好官。他不附权贵,爱民如子,用理想支撑起自己的信仰大厦。他穷尽一生追求的理想,是构筑一个“慈祥端正,弊绝风清”的美好社会。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动人故事至今仍在浙江遂昌世代相传。

    他,就是被后人誉为与莎士比亚比肩的汤显祖。

    一

    公元1598年的一个夜晚,江西抚州城内香楠峰下,一所名为“玉茗堂”的园林式寓所内灯火通明。不大的戏台上,光影流韵,笙箫齐鸣,“四梦”之一的《牡丹亭》正在这里首场上演。

    台下,年近五旬的汤显祖正中端坐,灯光照着他瘦削的体态和清雅的面容。但见台上渐演至《劝农》一场:早春二月,“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平原麦垅,翠波摇翦翦,绿畴如画”,太守杜宝亲自到南安县第一都清乐乡劝农。挑粪施肥的农夫、骑牛耍鞭的牧童、持篓采桑的农妇、采摘新茶的村姑,他都要为之一一赏酒插花。面对这好山好水,杜太守不由得感叹:“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话音未落,周边旋即响起父老乡亲齐齐整整的和对:“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尽管此情此景是如此的熟悉,汤显祖依然无法抑住那难平的心潮,嘴角开始轻轻嚅动,眼眶也随之湿润。

    往事如烟,触景生情。眼前劝农的杜太守,不就是自己真切的剪影吗?“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不也是自己孜孜以求的社会梦想吗?已近知天命的汤显祖,禁不住再次回想起自己前半生的种种际遇。几十年坎坷的仕途生涯一幕幕地在眼前铺陈开来……


关键字: 内容标签:王国,理想,汤显祖王国 理想 汤显祖
下一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上一篇:吴为山论国学建设:让国学深入青年 融入世界(1)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