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古诗中的中庸心情(图)

编辑:秋痕 来源:香港文汇报
 
<style id=_Custom_Style_>.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style>
 
    什么样的日子才是好日子?不是大悲大喜,峰回路转的极致人生,而是一日三餐日复一日的平淡时光。

    心情就像天气,太兴奋的时刻就如艳阳高照,固然炽热难耐,而太过低落的时分便是狂风暴雪,亦不免让人心生敬畏。当心情慵懒,无可无不可,熏风和暖,细雨绵绵,那才是说不出的意趣横生,别有滋味。

    这样中庸的心情,于平和周正中放空世虑,尘念全消,宜研墨、索琴、观画、弈棋、咏诗。白乐天的中庸心情每每在冬季:“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闲适恬淡,清新隽永。姜白石的中庸心情来自这样的时分:“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凌渡,回首烟波十四桥。”温雅明丽,绮艳无方。而最让人难忘的却是潘牛方一首不太耸动的《南乡子》里凄凄清清的一句思念:“折得梅花独自看。”

    相对现代人而言,古人和中庸心情贴近得多。因为这般明彻空静的时刻,是一种舒缓动人的生活节奏,需要远离切身的功利,将宝贵的时间做一些没用处没好处的琐碎事情,涵养身心澡雪情怀。而我们离这样慵懒的生活已经渐行渐远,这是一个连飞机都觉得不够快的年头。

    生活不是童年的木马,可是它不停旋转。我们身在其中,无力自拔。我们忙着工作,然后娱乐,忙着恋爱,然后失恋,忙着狂欢,然后低落。在一个信息不断爆炸的空间里,我们忙着接应它不停落下的碎片,千变万化,落英缤纷。

    已经多久没有看过日出?已经多久没有赏过明月?午夜十二点之前入眠就像一个奇迹,计算机不着痕迹地占据生活的每一寸缝隙。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学习一种美丽心情,清浅自足,心无挂碍。“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期待明天,心情不好不坏,自由自在。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庸,诗中,心情中庸 诗中 心情
下一篇:"床前明月光"三解||上一篇:《儒藏》精华编预计2015年完成 将赠学术单位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