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子贡问交友的道理。孔子说:“如果朋友有过失,要尽心劝诫,引导他向善。朋友要是不接受,那就算了,不要自讨没趣。”
朋友犯错,你不去尽力劝阻他、挽救他,那么你将面临道义上的耻辱;你去劝阻、去挽救,可是朋友犯错误的力量特别强大,你的作为不过是蚍蜉撼树,但你还是呕心沥血想去改变他,那么,你将面临面子上的羞辱。
可向申包胥学习
耻辱和羞辱之间,该怎么办?该怎么权衡?
应该积极作为,但不过度作为。积极作为是尽你的良知、友谊,可以避免道义上的耻辱,但在人力已尽、不可挽回的情况下,就要避免过度作为,不过度作为是你的分寸,可以避免羞辱。
世界上有些事情,并不是说某方面积极作为就能改变的。对朋友也是如此。朋友的规劝替代不了亲情、舆论和法律,你的积极作为不够了,就只有等着亲情、舆论和法律的积极作为。当年伍子胥怀着刻骨的杀父杀兄之仇逃离楚国,准备动用外国的军事力量来复仇,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凭借伍子胥的才能,不是不可能的。伍子胥的挚友申包胥赶来边境苦劝,被仇恨燃烧的伍子胥哪里听得下去。申包胥没有固执于朋友的角色,他说了最后一句够朋友的话:你要是灭楚,我就要复楚。若干年后,当伍子胥率领的铁蹄几乎踏灭楚国,并对楚平王的尸体实施鞭刑时,申包胥先是用朋友的身份谴责,然后中止朋友的功能,启动战士的功能,向秦国借师复国。
朋友做到申包胥这个份上,可谓避免了耻辱和羞辱,实施了积极作为,而没有过度作为。(刘黎平)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启迪,国学,不是万能,朋友启迪 国学 不是万能 朋友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