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他读书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尤其是攻陷大都后从元朝廷转投过来的那些读书人,最为朱元璋所鄙视,最突出的代表人物要推号称元朝"国史"的危素了。危素在元朝曾参与编修《宋》、《辽》、《金》三史,纂写《后妃》等传。明军入大都,"兵入府藏,垂及史册,公(危素)言于镇抚吴勉辈而出之。由是累朝实录无遗缺者,素之力也"(《玉堂丛语》卷4)。"危学士素以胜国名卿事我太祖,年既高矣,上重其文学,礼待之。一日,上燕坐屏后,素不知也。步履屏外,甚为舒徐。上隔屏问为谁?素对曰:'老臣危素。'语复雍缓。上低声笑曰:'我只道是伯夷、叔齐来。'"(见《前闻记》)如此学富五车之人,尚且受到如此轻慢,其他人就不用说了,动辄惨遭杀身之祸(见拙文《农民皇帝朱元璋的血腥文字狱》)。
朱元璋对历朝历代所给予各路神仙、名人的各种封号也不甚感兴趣。洪武"三年,诏革诸神封号",只是对孔子还算宽容,"惟孔子封爵仍旧。且命曲阜庙庭,岁官给牲帑,俾衍圣公供祀事"(以上见《明史·礼志四》)。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丁未,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明史·高祖本纪二》)。又遣使到曲阜致祭,使者临行前,朱元璋谆谆告诫说:"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有天下者莫不虔修祀事。朕为天下主,期大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今既释奠成均,仍遣尔修祀事于阙里,尔其敬之。"(《明史·礼志四》)但当孔子的后人应诏不赴朝时,朱元璋又龙颜大怒。据史料记载,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大将军徐达攻克山东济宁,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故乡曲阜正属济宁路,朱元璋便传令孔子第五十五代孙元国子监祭酒孔克坚到南京去朝见。孔克坚犹豫不决,称病不出,只派他的儿子孔希学前往。朱元璋疑心这位袭封衍圣公看不起他这个出身微贱的皇帝,感觉受了莫大污辱,虽再三压抑,终是恼怒难消,便拟一诏书,快马送给孔克坚,说道:"吾虽起庶民,然古人由民而称帝者,汉之高祖也。尔言有疾,未知实否。若称疾以慢吾,不可也。"孔克坚这才感觉大事不妙,便日夜兼程地赶到了南京。孔克坚的到来,使元璋转怒为喜。洪武元年(1368)四月初八,元璋在谨身殿态度亲切而温和地召见了孔克坚。八月壬申,诏"衍圣公袭封及授曲阜知县,并如前代制"(《明史·高祖本纪二》)。从此,明清相沿,对袭封衍圣公便只"养之以禄而不任之以事"。朱元璋还赐给孔府土地约60万亩,并钦赐洒扫户115户。如此而已。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孟子,朱元璋孟子 朱元璋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