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记得,作家古龙以及温瑞安的笔下,官府都被称作“六扇门”。衙门的门,看来多为六扇。至于为什么,我想,大概门多了显得气派吧!
衙门有意识地把整个国家的人划分为了两大类。一类,是“治人者”,就是官僚;还有一类是“治于人者”,那就是平头百姓。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老人家,把这个问题看得一清二楚。
衙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门?读过《水浒传》的人应该都还记得,武松替哥哥报仇,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之后,被发配他乡。到了服刑的地方,监狱里有个规矩,必须先吃一百“杀威棒”。“杀威棒”,顾名思义,先杀杀你的威风。——没见面,先要打一顿。这就是衙门的牛气。
实际上,“杀威棒”一词,绝不仅仅是《水浒传》里有。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蝴蝶梦》,及其同时代人高文秀的《黑旋风》里,都曾出现过“杀威棒”一词。在《黑旋风》里,高文秀写道:“牢子云: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棍。”可见,在旧时代官府里,不分青红皂白先痛打一顿是一个惯例。至于理由,则很简单:谁叫你是一介草民呢?
在《杨乃武与小白菜》里,书生杨乃武的姐姐要到慈禧太后面前去告御状。按照规矩,民告官,必须先滚钉板。这个“钉板”,上面事先固定了锋利的铁钉。没有必死的决心,一般人是不会冒这个险的。——身为老百姓,岁岁纳皇粮,遭遇不公正的待遇,到官府要求申冤,却还要滚钉板。
衙门是一扇门,但是,衙门所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一扇门。在古代,衙门同时也是天下所有权势者的象征。这批人不分层次高低,集体鱼肉百姓。清末政治家郭嵩焘曾经一针见血地说,“本朝与胥吏共治天下”。可以说,这句话说到了骨子里。
作者:冯 磊
关键字: 内容标签:衙门,古代衙门 古代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