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儒学在现代中国复苏(1)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网
 
关涛(Guan Tao)是一家网站的总监,妻子是学校的老师。刚开始,当他们把5岁的儿子送到本市一家孔子学校学习时,原因只有一个:学校离家仅有几步之遥。但随着对学校的了解越来越多,他们对所看到的一切也就越来越喜欢。
在这里,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岁,但他们已开始在学习、背诵“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公元前6世纪,圣人孔子因提倡“孝道”而尤为天下人铭记。尽管学生们对很多话语还不十分明白,但他们却已领会到了其中的实质:尊敬长辈,关心同学。
正在给儿子续报学习班的关涛说:“当今社会肤浅地很。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对自己的文化和文学有所了解。”
在中国,很多人像关涛一样,正在设法适应社会上的腐败和物质主义文化。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儒学正处在复苏时期。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推行一种强调消除冲突、尊重等级制度的道德教育体系是很有意义的,即使这种体系的兴起是在遥远的过去。
政府支持纪念孔子的活动已经十分普遍,同时研究孔子学说的人也与日俱增。一本有关《论语》的畅销书和电视节目让儒家思想为寻常百姓所理解。
关涛儿子所在学校——郑州少年先锋学校的创始人任晓林(Ren Xiaolin)说:“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很多人变得自私自利,道德观念丧失。时代需要儒学思想……这种变化来势凶猛,让很多中国人一时难以适应,这就产生了价值观的冲突。”
在反对知识的“文化大革命”(1966-1976)十年间,儒家思想曾一度被视为实现现代化绊脚石。因为儒学最近才刚刚兴起,很多中国人还很难完整地把它描述出来。如今,儒学已变成了一个思想百宝囊。在人们寻觅一个新的信仰体系时,他们从囊中按需所取,裁量后加以利用。
对政府来讲,儒学思想是鼓励有秩序、使统治更具合理性的一种方式,比如它强调要尊重权力,这对领导人很有吸引力。尽管政府不愿放缓经济增长速度,但领导者还是愿意回归传统价值观,把它作为中国增加收入这个当务之急的补充。
对父母们来说,儒学思想是培养温顺、不忘记自己文化儿女们的方式。在一个消费时代,这种哲学思想也吸引了正在增长的中产阶级,他们常说自己最终能够思考思想方面的事了。
从来没机会学习过儒学的关涛说:“现在,我们有机会和经济实力把儿子送去学习国学。这是代表国家的东西。”


关键字: 内容标签:儒学,复苏,中国儒学 复苏 中国
下一篇:古代官制:云和火都是职务名称||上一篇:泰山:秦汉时代的文化制高点(3)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