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像。 范曾绘
新中国精神
儒学作基础
从《弟子规》进小学课堂到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热播,从国学书籍畅销到奥运开幕式演绎“三千弟子诵读《论语》”,从国内祭孔大典的逐年升级到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快速发展,都充分证明儒学的现代价值正被中国和世界重新认识。儒学的“和而不同”思想为人类处理文明冲突、民族矛盾提供了对话、沟通平台;儒学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信条为全球伦理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儒学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为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思维方式;儒学“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为化解人类的精神危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作为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主管、主办的一本大型人文刊物,《儒风大家》以儒学的当代传播与应用为主要使命,对儒学在当代的价值进行了探索和“落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这个文化薪火还要靠我们这一代传下去,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新的中国精神正在形成,这其中的一个基础和底色无疑是儒学的优秀部分。儒学被批判、被误解,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它的生命力已历经两千年的考验,它的普世价值和智慧是永恒的。
国学沙龙是一种凝聚、一种共享、一种激荡,也是一种使命,《儒风大家》杂志负责人表示,会坚持把这个活动办下去,团结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共同传播与应用优秀中华文化。(钟葵)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君子,小人君子 小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