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旵
中国著名易经专家,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与易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三智道商国学院特聘导师。
用殷旵老师的话说,“我讲国学是天马行空”,“不讲大道理,不拘泥于‘大一小一’‘大二小二’的提纲式结构”。正是这种“得意而忘形”的倾谈,将国学的智慧寓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将中国文化的根源与现实价值娓娓道来,使我们感受到国学的亲近与博厚,指导我们“背阴向阳”,追求光明,认真对待生活。
除了指向南方、辨别方向以外,给社会“指南”、人生价值取向“指南”是“指南”的深层次的意义,因为不只是物质生活,文化、精神生活同样需要“指南”。
从“指南”说起
“指南”是中国文化特色,也是《易经》的文化特色。从先天八卦图可以看出中国的南北与西方地图中是不同的,西方地图通常“指北”,而中国则是“指南”。南,表示光明。中国人注重“背阴向阳”,“向明而治”,多看光明的、积极的一面,现在社会的一个弊端就是把消极的东西看成了主流。
“指南”的含义除了方位指向,还有给社会“指南”、人生价值取向“指南”的深层次的意义。因为不仅是物质生活,文化、精神生活同样需要“指南”。
“南”字与“暖”字古音相近。古汉字有音同义近的规律,因此南的内涵包括:既是光明的,也是温暖的;是向上的,而不是消极的,是充满希望的。比如《精品购物指南》一打开给人亮丽的感觉,这种向上的、能化解阴暗的特质,有着很好的积极意义,与“指南”的深层含义也是很契合的。
《易经·说卦》中有“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中国人的居住习惯坐北向南,从居住学问中已经找到了天人合一的法则,找到了与天地相应、与自然相应,在大环境中的定位。孔子在《系辞》开篇中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两句话中关键是“定位”。
有南就有北。“北”字从甲骨文“ ”看,本义是两个人背靠背,由两个“人”字省笔简化而成。后来又衍生出“背”字,“北”则专指方位。“北”字体现了《论语》中“和而不同”的意思:两人背靠背表示“不同”,但二者的观念都是背阴向阳以达到“和”。同样,“指南”本身也有这层含义。每个人的审美、需求、选择都不同,但同时又都追求好的精品、正品,这正是“和而不同”的体现。
神化《易经》的人其实不是真正懂得、热爱《易经》,更多的恐怕是神化自己。其实,真正的《易经》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
作者:口述/殷旵 整理 编辑/张萍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学,智慧,生活,殷旵国学 智慧 生活 殷旵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