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中国古代启蒙教科书《三字经》里的这句脍炙人口的话,记载了孔子与被后人尊称为“圣公”的项橐间的美妙传奇故事。中国西汉刘向所著《战国策·秦策五》记载:“甘罗曰:‘夫项槖生七歳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歳于兹矣!’”相传七岁的项橐曾三难到莒国纪障城(现山东日照)周游讲学的孔子,孔子感叹“后生可畏”并拜项橐为师。项橐不畏权威和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被后人传为美谈。
研讨会上,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文史馆、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认为,众多史料都记载了孔子师项橐,可见历史上确有其事其人,而不是空穴来风。“圣公”文化是“勤学好问”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儒家“谦虚好学”思想的体现。研究“圣公”文化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当代学子发奋学习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孔子,会在,山东济南,之师,研讨,公文孔子 会在 山东济南 之师 研讨 公文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