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俄学者:孔子学院是传递中国文化信息有益平台

编辑:秋痕 来源:国际在线
 

 
    莫大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任光宣(左)和俄方院长布赫季亚罗娃(右)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摄影  金钟)
 

.
莫大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任光宣(左)和俄方院长布赫季亚罗娃(中)接受本台记者王学俭采访(摄影  金钟)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文化事业也蒸蒸日上,对外文化交流发展迅速。近年来,许多国家还出现了“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在这一背景下,旨在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应运而生。

    在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的直接领导下,由中国的北京大学和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合办的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于2007年9月开始创建,并于2008年10月正式揭牌。中方院长任光宣教授对记者说:“从签订协议到正式运转也就是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两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孔子学院从揭牌乃至之后一系列行动,在莫斯科大学和整个莫斯科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经常有人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开学,他们热切地盼望能够早一天开学,早一天开班,早一天学习汉语,早一天了解中国文化。”

    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俄方院长布赫季亚罗娃女士介绍说,从今年2月孔子学院开班授课以来,学院为满足不同汉语水平和需求的人开设了汉语初级班、提高班和口语班,目前共有学生68人,中俄汉语教师共7名。布赫季亚罗娃说,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下学期学院还将扩招,学生人数将增至110人左右。她还说,每一个选择了在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俄罗斯学生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我们孔子学院招收的学生来自各个领域,有肩负父母期望与嘱托的中学生,也有专业课学习之余仍有精力选修汉语的大学生;有已经工作的人士,他们希望提高汉语水平以运用到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也有为了在商业谈判时更好的交流而专程来学习汉语的公司经理;同时还有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他们(学汉语)目的是为了今后更好地与中国进行科研合作。”

    近年来,许多俄罗斯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对此,任光宣教授认为,在俄罗斯之所以出现“汉语热”,除了中俄经贸往来的频繁,以及两国在军事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友好合作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他说:“我认为这里边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的国力增长了,中国的经济腾飞了,我们国家用自己迅速发展(的事实来)现身说法,给世界人民,也给俄罗斯人民做出这样一个范例。第二,我们中国现在实行全方位外交,广交朋友的这样一种国际政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变化。人们都很愿意和中国交朋友,要交朋友就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就要学习她的语言,因为语言是最初载体。”

    目前,在中国国家汉办的统筹领导下,中俄高校在汉语教学领域的合作开展顺利。目前,在俄罗斯不同地区的高校已开设了10所孔子学院。任光宣教授认为,孔子学院在推广汉语教学,介绍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俄方院长布赫季亚罗娃女士对此也表示赞同。她说:“(孔子学院的)作用非常大,影响也是非常明显。关于中国,每一个俄罗斯人都可能做出自己的评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渠道不一样,或许是通过电视,或者是生活中的偶然经历。然而这些结论往往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有时还会很夸张。因此,对于所有想了解真实中国的人来说,孔子学院可以说是一个准确无误地传递中国文化信息的平台。”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孔子,中国文化,中俄,有益,学者,传递,学院,平台,信息孔子 中国文化 中俄 有益 学者 传递 学院 平台 信息
下一篇:“仰韶文化”北京行:河南曲剧精彩亮相(图)||上一篇:南京夫子庙上演汉服秀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