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是指除了汉代以前失传的《乐》以外的《诗》、《书》、《礼》、《易》和《春秋》,堪称“中国儒家文化的原点”。两千多年来,《五经》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华核心文化典籍,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在海外汉学界,《五经》甚至有“中国人的圣经”一说。然而,据专家介绍,迄今为止尚没有能适应全球各国读者了解、学习中华文化需要的多语种《五经》版本。即便曾经有过的英文、法文、德文翻译版的《五经》,也都是在100多年前所译,且译本现在只能在海外非常专业的汉学图书馆才能看到。
从去年开始,国家汉办开始策划启动《五经》的翻译工作,并于今年夏天邀请3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著名汉学家,对《五经》的翻译问题展开研究探讨。“截至目前,经专家组研究讨论,待译的《五经》底本已基本确定。选定翻译的《五经》经文大约有70万字,译成英文约有100万个单词;同时,近50位核心翻译专家也基本确定,翻译组将以海外汉学家为主。”马箭飞教授告诉记者,此次翻译团队的组长是被誉为“欧洲大陆道教研究第一人”的荷兰籍汉学家施舟人,由他领衔主持整个英译本《五经》的翻译工作。
如何把《五经》原文翻译成符合时代潮流的鲜活语言,并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将是各国汉学家在翻译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据了解,在3年内,待英文译本最终“出炉”后,翻译团队将根据英译本和经文底本,再将《五经》翻译成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印地语和马来语8种其他语言。“初步预计,另外8种语言的翻译工作将用5年左右完成。”马箭飞教授说。 (记者 王乐)
关键字: 内容标签:将在,年内,成果,明年,英译,五经将在 年内 成果 明年 英译 五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