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中华文化最佳展示橱窗之一,而博物馆之教育推广则是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之主力。名列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其设立即在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台北故宫向以丰富的文物收藏与优美的周边风景著称,是国内外旅客必游的观光胜地。院区除了展览厅、行政大楼与图书馆外,尚有供文物研习及国际会议使用的文会堂,唯该堂用途较单一,使用率不高,故为善用既有资源设施,并加深游客对故宫收藏文物的印象,继“故宫周末夜”、“故宫夜宴”与“故宫艺术飨宴”之后,故宫博物院首度推出文物与传统戏曲结合的跨界创新活动——“故宫新韵”演出系列,不仅提供游客优质的观赏环境,更期待能有效地宣扬中国多元的传统艺术文化。“故宫新韵”首先将文会堂声光设备升级至专业剧场水平,继而寻求与传统戏曲剧团合作,制作以故宫藏品为核心发展出与文物相关的传统剧目,藉由生动的戏曲表演,提供视听多重感官体验,让游客深入领略传统中华艺术文化的多种面貌。当游客来到故宫,除了静态展览外,更能欣赏到精彩的传统戏曲,体会台湾文化的丰富面向与深度内涵。
“故宫新韵”活动的设计理念在于引领观众由院藏文物出发,透过相关戏曲的铺陈,让文物走出橱窗,踏上舞台。文物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凝结霎那历史的静态呈现,而透过戏曲演出及系列教育推广活动,静态的文物即能以更多元的风貌呈现,观众随之跨进历史的时空隧道,深入文物中所蕴藏的历史文化脉络;而戏曲表演也透过美丽的文物画面,丰富了舞台美学,提供观者一场戏曲与文物虚实相间赏心悦目的视听飨宴。
为使观众能深入了解唐代文物与昆曲艺术,“故宫新韵”同时推出系列教育推广专题讲座与亲子活动,希望观众能透过不同的方式亲近故宫文物,了解传统戏曲,不仅提供博物馆观众独特的视听享受,也为培养传统戏曲观众人口尽一份力量。
“故宫新韵”首档节目以院藏国宝级文物《唐人明皇幸蜀图》为核心,结合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全世界十九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首的昆剧艺术,由“兰庭昆剧团”精心制作“明皇幸蜀图——经典昆剧《长生殿》”,将故宫名画《明皇幸蜀图》与昆剧经典《长生殿》两相结合,融名画戏曲为一炉,由“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到“鱼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在《明皇幸蜀图》青绿山水画面的衬托下,唐明皇与杨贵妃凄美深情的故事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关键字: 内容标签:故宫,中华文化,发扬,传承,演出,方式,创新,系列故宫 中华文化 发扬 传承 演出 方式 创新 系列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