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带着特殊京剧韵味的《杜鹃山》让戏迷们重温了昔日的红色经典。戏院中的观众多以中老年人为主,65岁的罗老师专门来戏院捧场,他表示虽然自己偏爱传统戏剧,但特别怀念样板戏的时代,老一代的人来看这部戏多带着怀念之情。
虽然年轻一代的人并没有经历过样板戏的年代,但现场仍有不少的年轻人来看戏。有些是因为没看过所以好奇,有些则是钟情于现代京剧。刚高中毕业的李海就是戏迷,他虽然喜欢传统戏剧,但认为现代戏剧更能表现出戏剧的艺术感,所以更喜欢像《杜鹃山》这样的红色经典京剧。
此次展演将历时3个月,共推出30台优秀剧目,包括《红灯记》和《刘巧儿》在内的红色经典版块的剧目是此次展演的三大板块之一。老戏迷的罗老师说:“对不同年代的作品都应该兼容并包。”他表示,过去那个年代的样板戏成了今天的现代京剧,作为文化形式应该坚持百花齐放,以及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但对于要保持戏剧的吸引力,罗老师说:“必须要保持最本质的精髓,要创新但不能乱创新。”
《杜鹃山》原是上海青年艺术剧院于1963年上演的一部话剧,后来改编为京剧。戏中表现了湘干边界一支由队长乌豆率领的自发农民武装在共产党派去的女代表贺湘帮助下,打败白匪和地主武装,最后奔向井冈山的故事。
关键字: 内容标签:剧目,北京,建国,展演,庆祝,周年,优秀剧目 北京 建国 展演 庆祝 周年 优秀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