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小语种语言、小方言正在急剧萎缩甚至消亡。
“全面科学地描写、展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传统面貌,及时记录和保存语言、方言资料,保护民族语言文化遗产,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迫在眉睫的使命,也是尽快开展语言普查的主要目的。”赵沁平说。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于1956年和1999年先后两次开展大规模的语言调查,但至今未对全国的语言状况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普查,没有建立基于我国语言和方言的知识库与信息库。
“当前,我国已具备开展语言普查的条件和人才队伍。”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介绍,本次语言普查,将尽量采用现代语言调查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除调查清楚各语言及其方言的语音、语汇、语法等语言结构的情况外,还要录取实态语音材料。
按照专家的构想,此次语言普查后,我国将建立可永久保存的中国语言多媒体语料库和相关数据库,绘制详细、精确、可传至后代的多媒体语言地图。出版详细的《中国语言国情报告》,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提供支持数据和技术。同时通过网站、开放实验室、语言博物馆等方式,实现数据共享。
关键字: 内容标签:普查,试点,语言,全国,工作普查 试点 语言 全国 工作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