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了70余年的办学传统得到恢复,天一阁博物馆馆长虞浩旭很兴奋:“天一阁终于又传出读书声了。对于国学,传承和普及同样重要。”
首次开课,正值元宵节,学生们不仅穿着大红汉服,还提着灯笼上课。虞浩旭还告诉记者,以后每个周六,这些孩子们都会穿上汉服来上课,同时还要学着挺起腰杆用毛笔写工整的小楷,就像旧时私塾里的学生一样。
开设国学教育课,受到众多家长的欢迎,对于国学的传承和普及也是十分有利。但是,有些家长也提出疑义,穿长袖汉服会妨碍孩子写毛笔字,点灯笼会不会导致孩子玩火?一些私塾中的封建习惯带到现代国学教育中,到底应该不应该?
天一阁博物馆副馆长贺宇红是这样解释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持久,越有生命力。”对于一些人认为如今穿汉服过于形式化,贺宇红表示,很多人把国学理解为四书五经、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其实,只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都可归为国学,传统民风民俗也是国学的一部分。
据了解,不仅元宵节点灯笼,老师向孩子们讲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清明节,天一阁还会组织祭扫活动;端午节,会教孩子们包粽子,让大家了解屈原。“我们是将传统文化和诵读经典结合起来,为孩子们营造一种轻松的文化氛围,创造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国学班的长期办学,贺宇红充满信心。
关键字: 内容标签:亚洲,藏书楼,国学,中国,传承,做起,最古老,汉服亚洲 藏书楼 国学 中国 传承 做起 最古老 汉服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