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著名学者袁行霈是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央文史馆馆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每一个头衔都颇具分量。
博雅学者畅谈高士
温州大学图书馆二楼。讲台前大屏幕上投射出一张张纸页泛黄的画卷:河岸,小船,屋舍,垂柳,画中景物多有变换,而主人公则面貌相似,都是身材微胖的陶渊明,他手执木杖,头戴葛巾,身着宽袍大袖,一派潇洒飘逸的神态。
袁行霈此次的讲座题为《高士印象——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绘画和文学交织在一起,恰是体现了袁先生一贯提倡的“纵通”与“横通”,做学问,不仅要上下贯通,还要旁及左右,即将文史哲艺等多个邻近学科沟通起来,学问才能做深做透,做出新意。
“现今所能见到的陶渊明的画像,大多本于宋代李公麟的绘作。宋以后陶渊明成为最常见的绘画题材。后人在他身上附加了很多东西,对理想、志趣、人格的追求都寄托在他身上,可以说是重塑了陶渊明的形象,使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袁行霈一幅画一幅画细细地讲解,言语间充满了对陶渊明的钦慕之情。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博雅,千古,陶渊明,学者,对话,袁行霈博雅 千古 陶渊明 学者 对话 袁行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