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中西文化汇合之所,其国学研究亦博大精深,饶宗颐等国学大师享誉海内外。出席此间论坛的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教授认为,国学研究本不分国别与中外,学术的发展本以知识探求为主脉,乃天下之公器。不管天文地理、草木鸟兽、道德人生,本来是不分国别与中外的。他表示,国学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而独具魅力。
澳门大学教授邓国光则将国学视野聚焦于“理”。“理是中国学术思想的关键概念,源远流长。‘理’与‘道’同成为诸子学术思想的重要载体,是通观中国思想的通衢。” 邓国光说,遗憾的是,先秦、两汉诸子所开发的“理”世界,没有得到正视,“理”之为中国学术思想的基本载体,亦未得到充分的关注。他呼吁更多人关注“理”的思想。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叶国良专注于“礼”。他认为,礼的功能主要在于维系人际关系的和谐;礼的来源,除了横的移植外,大抵经过长期的演化,因此往往有旺盛的生命力,在社会上普遍甚至长期施行,只是大多数人“日用而不知”而已。叶国良说,研究古礼以了解今礼的来源并探讨当今不足之处,并不是不具现代意义的。
叶国良告诉记者,“国学作为我们自己的古文明,在台湾传承六十年没有间断。比如,在台湾中文系始终传授经书,颇受学生欢迎。而大陆的国学家理论造诣强,对台湾也有启发和影响。两岸国学界广泛交流,相信对两方面都有提升的作用” 。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各有千秋,论道,彰显,国学,北京,港澳台,专家,研究各有千秋 论道 彰显 国学 北京 港澳台 专家 研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