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新韵千字文》欲复兴“天下第一字书”

编辑:秋痕 来源:工人日报
 
教材文字重复过多,生字记忆分散,识字如大海捞针,速度缓慢……日前,一批教育学者针对现代幼教教材中多种弊端提出质疑,并主张在继承古代识字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进行创新。学者们认为,从识字、记忆速度等方面比较,我国传承千余年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教材相对于现代幼教教材更具优势。 

    它们具有快速高效、识字量大、易于记忆的特点。如果能在继承古代成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的实际需要进行创新,可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北京的教育识字专家陈之龙以即将出版的《新韵千字文》为例表示,短短1000字的教材主体由250句成语写成,两句一押韵,四句一段落。在秉承历史公认的“天下第一字书”《千字文》教学特征的同时,更新了教学内容。据介绍,为提高识字效率,由1000个汉字写成的《新韵千字文》中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其中常用字967字。全文整齐押韵,朗朗上口,易于记忆而且生字信息量和文化信息量都很丰富。这主要是吸收了古典教材信息量大、易于快速记忆、避免重复无效记忆的特色。掌握2500个社会常用字,如果以现代教育模式在小学内分散识字,需要6年时间,但如果依照古典模式集中识字,仅需一年就可以掌握。此外,教育者还提出,汉字的学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应该充分吸收古代先贤总结的成功经验。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是先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识字,识字半年就能读“四书五经”,这充分证明了先集中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古代教材虽然在内容上需要摈弃部分糟粕,应该改革出新,但是教育模式仍是有其应该继承的精华。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字书,复兴,千字文,天下字书 复兴 千字文 天下
下一篇: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九月底举办||上一篇:《年度国学2006》出版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