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广州掀起孩儿“国学”热 读经诵典成为别样风景

编辑:汀滢 来源:广州日报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每到星期天,光孝寺的阅览室内100多张椅子总是座无虚席,来自广州四面八方的家长带着小朋友在这里聆听中山大学中文系老师免费讲授《弟子规》、“四书五经”,小朋友们似懂非懂地摇头晃脑,口中还念念有词,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

而最近,广东省教育厅也正式发文,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课,每周一节,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可见,学习传统文化在广州和全国范围都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但是,当热衷麦当劳、变形金刚的孩子们遭遇“行云流水”、“弟子规”的时候,反而觉得对老祖宗的文化摸不着头绪了。如何帮助孩子学好传统文化成为了家长的新课题。

向传统学什么?

强调国学传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在没有意识到传统学习对于现代生活里孩子们的意义的时候,传统学习往往一边被强调,一边被搁置了。那么,传统文化究竟可以给我们哪些营养呢?

古文传递孝义

儿童教育最重要的是德行的教育。不听家长话、任性骄横乃至于叛逆,是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难题。而社会上犯罪年龄层次的降低,校园暴力事件的频传,更让家长们忧心忡忡。面对一天天长大,渐渐有了复杂思想的孩子,简单的训诫已经远远不能解决问题。而经典是最好的教材,经典诵读正是弥补学校教育、传统教育不足的最好途径。

中国孩子越来越不懂得的“孝敬”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有很好的注解。中国著名国学经典《弟子规》的总叙这样写道:“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说,“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围绕“孝悌”、“亲仁”的中心,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被认为是启蒙养正,教育孩子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专家认为,古典文学中的“孝”传递出了一种自然而美好的亲情,如果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就可以得到内化,会有利于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古诗启迪做人

“诗歌使人巧慧”,古典诗词的语句凝练,意境优美,抑扬顿挫也很有讲究,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专家认为,在今天提倡素质教育的新环境里,古典诗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面对生活和创造生活。可以说,古典诗歌是社会人生经验的浓缩,是人类真善美情感的结晶,可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健全其人格。因此,古典诗歌具有丰富的素质教育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一般也会鼓励孩子背诗,但是经常局限在“我的孩子已经会背多少多少首诗”的状态里。背诵诚然是学习的第一步,但是接下来的分析和理解,乃至于领悟,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圣人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正所谓“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书画陶冶情操

书法课成为广东中小学的必修课,以省教育厅的名义要求各地中小学开展书法教学,广东开了全国先河。书法是传统国粹,列为必修课有助于传承这种艺术,加强素质教育和审美水平。

“写字”只是把字写规范、写好看,而“书法”则包括写字、艺术、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包括写什么字体、写什么内容的要求。广东省书协副主席、广州书画研究院院长周国城认为,在书法学习过程中,能不断提高孩子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书法是注重形式美的艺术,真、草、隶、篆各种字体或方或圆,或长或扁,可谓形式多样,为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外在形态美。

此外,练习书法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美国科学家曾做过多次人类智商测试,结果发现,中国人的智商最高。专家认为,其原因之一就是奇妙的汉字。书画学习直接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可以有助于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

怎样学传统文化?

现代生活里,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不但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需要的是一种“现代式”的读解。“现代式”的读解意味着,在学习的同时要和目前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作为学习生活的指导,而不是仅仅背诵下来或者“囫囵吞枣”地学习。不在于孩子能背诵多少经典内容,而在于孩子能把多少经典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才能让传统经典真正内化和传承下去。专家建议家长在孩子的传统教育中注意下面几点:

让孩子乐在其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早已经为我们指示了道路——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学得非常快,而且不会厌烦。老师的责任就是想尽一切方法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快乐起来。例如:可以把经典内容编成小游戏;也可以把经典内容编成舞蹈,使孩子在做游戏中或跳舞中学习经典内容。这种快乐教育法不拘一格,怎么能使孩子快乐怎么来。给孩子的感觉他们不是在上课,而是在做游戏,这次来了下次还想来。因为,现在的孩子在强大的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做游戏的时间太少了,他们渴望做游戏。他们都是独生子女,渴望和更多的人在一起做游戏。他们在做游戏中,可以学会互助、学会谦让、学会包容、学会感恩。

重点养成良好习惯

根据传统知识学习的内容和孩子的接受能力,家长可以有选择地把学习到的内容转化为孩子的习惯。让孩子在生活点滴中做到,身体力行,改变其品德行为。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简而难,循序渐进。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常犯的毛病编成情景剧,让孩子们在其中担任角色,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形式可以多样。

正确处理古今问题

传统文化毕竟诞生于过去的时代,现代社会很多问题都发生了变化,一味地沉浸在传统之中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危险的。不过,也就是在这样的学习与批判过程中,孩子可以得到成长。

作者:冯秋瑜


关键字: 内容标签:读经,孩儿,广州,国学,掀起,风景读经 孩儿 广州 国学 掀起 风景
下一篇:中英决定共建全球首所中医孔子学院 明年9月开学||上一篇:“国学热”还能热多久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