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12月28日,美国中文教学研讨学会会长、美西华人学会会长、洛杉矶市立学院(LACC)外文与人文学系教授廖茂俊先生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同日晚,廖茂俊教授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作了题为“从变迁中的好莱坞电影看美国人和中国人的银幕形象”的讲演。讲座由孔子研究院秘书长罗安宪主持。
廖茂俊教授回顾了自电影诞生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演变过程。他结合各个时代不同的时代背景,概括总结了各个时代好莱坞电影中美国人和中国人的银幕形象。在两次世界大战前,银幕中的美国人是高大英俊帅气的典型明星形象,而中国人则停留在华工形象。进入冷战时期,西部牛仔电影大行其道,银幕中充满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美国军人形象。与此同时,中国人则以反共形象出现。60、70年代的思想解放改变了美国人的银幕形象。银幕中的演员以反传统的形象出现,反越战人士、法外英雄及探讨社会问题的电影开始出现,黑人演员地位也有所提高。中国人在银幕上也逐渐抬头,香港电影冲击好莱坞,功夫电影打开动作电影新局面。到了90年代,好莱坞电影开始多元化,外籍演员加入好莱坞。中国人也成为好莱坞电影中重要的一支生力军。但是美国电影中仍然存在着对华人的偏见,华人作为华工、性奴隶的形象仍深深扎根于好莱坞电影中。
整个讲演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会场气氛热烈。廖茂俊教授通过对美国人和中国人的银幕形象的演变过程,展示了近一个世纪美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及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此次讲演加深了我们对美国社会文化的了解,是一次有益的文化交流。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学,教授,人大,学院,访问,廖茂俊国学 教授 人大 学院 访问 廖茂俊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