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普及国学利于传承优秀文化

编辑:汀滢 来源:中华读书报
 

日前,著名思想文化史专家刘梦溪先生,在深圳讲解国学,并建议小学生的课程设置增加国学科。他认为,这样能让华夏民族的文本经典成为中国人知识结构里的血脉,让中华儿女重拾文化识别符号。

“国学”、“文化”等词,在近段时间备受关注,其热度不亚于股市。稍有不同的是,股市大热源于牛市频现,国学之热,则因为其日渐势微。现在,在亨廷顿的文明谱系中,全人类现在的文明类型惟有中国是个问号,他不知道该给中国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定位。传统的文化体系消失了,新的文化又还没有建立起来。

在此背景下,刘梦溪先生重倡普及国学,意义重大。因为任何一个民族要复兴,都必须扎根在自己的文化根基之上。孔子曾说,中华民族的道德基础是廉耻。没有了廉耻,社会与文明会在顷刻间崩溃。而刘先生的建议,正是要在小学生中间,普及以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为主的国学。这些孔门之教不仅是中国特有的财产,作为国学的重要一支,它还具有无法为其他国家模仿的特性。它们为解决当今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思想资源。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中国的传统文化都特别重视道德教化作用,若能从小学生开始普及国学,应该能够激发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有助于解决人们现在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重要的是让我们重新找回正在消失的廉耻,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作者:周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学,传承,普及,利于,优秀,文化
下一篇:百年大修接近尾声 孔庙国子监重开国学讲堂||上一篇:经典在消失?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