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国又闻《论语》朗读声

编辑:Jina 来源:参考消息
 
[日本《朝日新闻》5月5日报道]题:儒教在中国复活
儒教过去在中国被批判为“封建主义”,而今天它却在中国复活,和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全国出现许多学习孔子《论语》的私塾,面向生意人的儒教学习班也非常受欢迎。迅速国际化经济发展使中国人开始寻求自我意识,人们对拜金主义横行强烈不满。从儒教复活的动向中隐约能看出,当局在寻找一中能凝聚国民的思想。
南京曾作为明朝国都而兴盛一时,现在每周六、周日上午,在位于市中心的鸡鸣寺内,人们都能听到大声朗读《论语》的声音。在不大的课堂内摆满了桌子,墙上挂着孔子的画像。约30名五六岁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伴着唐代的古典音乐,像唱歌一样地朗读这《论语》。一天上两节课。学生要背诵两段文章。
去年3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哲学系讲师戴传江等义务开办了这个孔子课堂。他们与幼儿园的老师共同研究了传授《论语》的方法,并亲自编写了教材,实施免费教学。因为要教孩子认字写字,所以按年龄不同,分成《论语》、《大学》、《中庸》等5个班。有150名1岁到13岁的孩子在那里上课。有些孩子是家长用婴儿车推来上课的,他们大多是普通的公司职员及公务员的孩子。
戴老师最想教孩子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市场竞争中,人们的道德意识下降,他对此有一中危机感。他说:“儒教思想有必要成为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开设这种课是出自一名学者的责任感。我们不是教政治思想。”
一位带着5岁孩子来学习的母亲说:“即便在竞争社会中,也希望孩子在成长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她在家里每天都播放《论语》的CD,全家一块学论语。
在南京,部分公立幼儿园及小学也想教儒家思想,但是苦于没有教师。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让孩子更具有修养和教养,市内至少开办了5个《论语》班,这些班都设在图书馆或会所中。
在离南京不远的苏州市,去年秋天也建起了“菊斋私塾”。它是由民宅改建的,一位身穿明代服装的先生给2岁到11岁的孩子上《论语》和书法课。
据戴老师说,全国有500万到600万的孩子在学习《论语》。
 


关键字: 内容标签:论语,朗读,中国
下一篇:《切韵研究史稿》序||上一篇:《孙子兵法》列入解放军军官训练教材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