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文学评奖能否找回失落的权威?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青年报》
 
每年的年底、年初是我国文学奖项热闹的季节。从以现代文学名家命名的奖项到各种文学杂志甚至媒体举办的文学奖的开奖消息,总是在这个时期接二连三出现在媒体上。

  第三 每年的年底、年初是我国文学奖项热闹的季节。从以现代文学名家命名的奖项到各种文学杂志甚至媒体举办的文学奖的开奖消息,总是在这个时期接二连三出现在媒体上。 

  第三届鲁迅文学奖2004年12月25日揭晓;第三届老舍文学奖颁奖典礼2月3日在现代文学馆举行;而一直扑朔迷离的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工作也在不久前修正了最后的入围名单……然而,对于国内的这些号称“最高”、“最权威”、“最公众”的文学奖项,一直以来,伴随着圈里圈外的质疑和期望。人们质疑,是希望国内的文学奖能够真正秉持纯粹的文学精神,真正权威起来。 

    茅盾文学奖缺少透明度 

  曾经因贯穿现实主义关怀精神、评选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尘埃落定》等鸿篇佳构的茅盾文学奖,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但其实,因历届评选中都有一些艺术水平不高的作品登上大榜,茅盾文学奖从1982年第一届评选起,就伴随着最多的争论。近年来,质疑声呈现出甚嚣尘上之势。“茅盾文学奖非议多”、“茅盾文学奖在‘矛盾’中行走”等言论频频见诸媒体。2001年1月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奖期间,一条《8万元挤走余华的茅盾奖》的消息让“茅盾文学奖”遭遇最大一次矛盾。2003年11月就公布了入围名单的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一直扑朔迷离,一年多后的2005年1月25日才终于公布备选作品书目,最终公布评奖结果还不知道要等到何时。 

  圈内人士指出,茅盾文学奖许多猜测消息的产生,与近年评奖过程及结果的权威性不够有关系。不“公开”、不“透明”成为茅盾文学奖离“权威”越来越远的最大病症。“为确保评奖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群众性”,茅盾文学奖的评奖纪律中,实行公开的只有评委名单以及评委会评语,那也是在“评奖揭晓时公之于众”。虽然也“严禁不正之风、实行回避制度”,但一向无孔不入的媒体,面对茅盾文学奖时却束手无策,往往得不到多少有价值的新闻,更别说监督了。这一年多来,媒体关于这个奖项的消息少之又少。“谁谁在一一打电话给评委;谁谁力捧谁谁作品获奖不然以什么什么事情相要挟”等一些小道消息不绝于耳,但从来不见公开的信息粉碎传言,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对这一评奖只能雾里看花。 

  有人士指出,暂且不说世界文学界公认的权威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英国布克奖、德语的毕希纳奖、西班牙语的塞万提斯奖等世界各国这些文学奖,也同样被公认为够权威。就拿英语文学布克奖来说,从初评到复选,从决赛到揭晓,一轮又一轮,信息透明,媒体似乎总有做不完的素材。他们的权威性,来源于其历史长、公信力高、评奖规则完善,即使评出的冷门结果不被大众认可,但起码都能保证程序公正。 

     鲁迅文学奖失之体量庞大 

  以文学巨匠鲁迅命名的奖项,也该是最有权威的文学奖。去年底公布的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却好像缺乏认同感:媒体简单报道一下就算交待,文坛圈内人感觉淡淡,不当很大一回事。对大众来说,获奖的很多篇目,更是大众听都没听说过的。 

  首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后,人们就提出了质疑,获奖篇什便达数十篇之多,尽管其中不乏精品,但整体的权威性有点问题。于是有建议,让评奖收缩门类、少选精评。这种本来中肯的意见并没有被接受。此次,又评出35位获奖者,除了长篇、戏剧外,几乎涵盖了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评论诸门类。“鲁迅一生以写作中短篇小说、杂文为主,为何不可以把诗歌、评论分出去?即使是多品种评奖,为何不可以每种只评一两件?是否是评少了就‘搁不平’?而精品从来不靠‘搁平’来安慰。”有人撰文指出,真正权威的评奖,是对顶尖作品花中选花,而非撒网式的。某种意义讲,鲁迅文学奖的权威性毁于过多过滥。 

  与茅盾文学奖一样,鲁迅文学奖也是信息“匮乏”的一个奖项。在去年的终评结果公布之前,几乎没有任何消息。中国作家协会的官方网站12月25日毫无声息地出现了鲁迅文学奖公布的消息,但第二天再上去看,该消息不知道为何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让有些“反应稍慢”的媒体无从找寻获奖名单。“今日的评奖只有体制内的意义,而几乎完全失去了文学和文学评奖的意义和价值。”早在七八年前就有作家说过,中国的文学奖,得到她未必欢欣,不得到她未必失落。 

    依托于传媒的评奖标准模糊 

  近年来,一些依托于文学刊物、出版社、传媒、网站的奖项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如“某某原创文学大奖”、“某某文学传媒大奖”、“某某年度长篇小说奖”…… 

  这些奖项不论是号称“以图书的公共影响力和现实情怀为关注对象”、“看重前瞻性和独创性”、“网民票选”,还是其他类似的原则,其价值评判标准都要模糊得多,不同单位主办的不同评奖活动的获选图书往往差异很大,总有重头作品失落在榜单之外。经常被各类书业评选委任为评委一职的一位书评则认为,这类依托于某一机构的评奖,看似是繁荣文学,背后则是这些机构通过办评选来扩大自己的影响,提升整体品牌形象,可谓“功夫在诗外”。也有学者更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评选的主办方并不具有权威性,所以这些不同的评奖其实就是不同媒体、不同角度的一个年度影响力排行榜。“有些文学评奖与畅销书机制紧密相连。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被评上奖,不仅能获得至少十万元的奖金,更有随之而来的宣传推广说辞。有的出版社评的奖项,与其说是推举优秀作家作品,不如说是拉稿,包装某些作家作品的图书推销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学者指出,文学评奖是赞助文学,还是借文学来投资,成为当代文学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字: 内容标签:评奖,找回,失落,权威,文学评奖 找回 失落 权威 文学
下一篇:清华教授:多数中国大学学报成“学术垃圾场”||上一篇:文化传统热,不能只热了情绪
分享到
推荐好文